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肿瘤,是成人前上纵隔最常见肿瘤,由于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多样性,患者预后差别很大。雌激素受体α(restrogen receptorα, ERα)为类固醇激素核受体家族配体依赖性反式转录调节蛋白,包括N末端区、DNA结合区和C末端区3个主要功能域。众所周之,雌激素受体α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靶器官肿瘤中有表达,最近研究发现ERα蛋白在肺癌、食管癌、胃癌等非雌激素依赖的靶器官肿瘤中也有表达,关于ERα蛋白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研究较少,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ERα蛋白在胸腺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71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正常胸腺组织16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标本中ERα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比较ERα蛋白表达的差异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胸腺瘤患者和胸腺癌患者ERα蛋白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别;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判定胸腺瘤患者和胸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71例胸腺上皮肿瘤组织标本中,有40例(56.3%)ERα蛋白呈阳性表达;16例正常胸腺组织标本中,3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3.1%;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380,P<0.05)。胸腺癌15例,阳性率为80%(12/15)胸腺瘤56例,阳性率为50.0%(28/2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329,P<0.05)。胸腺瘤≤6cm 30例,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3%;>6cm 26例,阳性6例,阳性率为23.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4.072,P<0.05)。Ⅰ+Ⅱ期36例,ERα蛋白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63.9%;而Ⅲ+Ⅳ期20例,ERα蛋白阳性表达5例,阳性表达率为25.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715,P<0.05)。胸腺瘤患者中A+AB型20例,阳性14例,阳性率为70%,而B1+B2+B3型36例,阳性14例,阳性率为38.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78,P<0.05)。然而,未发现ERα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肌无力有明显的相关性。胸腺上皮肿瘤WHO分型与Masaoka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胸腺上皮肿瘤伴发重症肌无力与WHO分型密切相关(P<0.05),其中B2型最多见,为66.7%。胸腺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76.8%,ERα蛋白阳性表达5年生存率为82.1%,ERα蛋白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为67.9%,经Log-rank检验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1<0.05)。胸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6.7%。ERα蛋白阳性表达5年生存率为25%,ERα蛋白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为33.3%,经Log-rank检验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11>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腺瘤组织中ERα蛋白阳性表达、Masaoka分期、WHO分型是胸腺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ERα蛋白表达在胸腺上皮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高于正常胸腺组织,且胸腺癌的表达高于胸腺瘤,ERα蛋白表达与胸腺瘤患者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相关。胸腺上皮肿瘤WHO分型与Masaoka分期存在相关性。B型胸腺瘤易并发肌无力,尤其是B2型。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ERα蛋白表达、Masaoka分期、WHO分型是胸腺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提示ERα蛋白表达可能作为胸腺瘤预后判定的参考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