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周边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营养盐输送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青岛市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近年来进入胶州湾的营养盐呈上升趋势,赤潮事件时有发生,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胶州湾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往对胶州湾的陆源营养盐输送的相关研究中,通常忽略了地下水的作用。研究表明,若海岸带地下水向沿海水体输入的N、P增加,势必将改变海水原有的N/P比值和以N或P为限制性营养元素的状况,不仅直接导致富营养化和浮游植物勃发,还可能改变沿海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国外已有学者将海岸带地下水的营养盐输送入海与赤潮的发生相联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少。鉴于此,本论文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全面收集了胶州湾周边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地质等背景资料,根据胶州湾周边含水层分布情况,合理布设长观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及水样的采集,分析了地下水样的常规离子及N、P、Si无机营养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湾周边地下水的水位动态变化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计算地下水向海湾的营养盐的输送量。研究表明,地下水向海湾的输送受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开采及海湾环境条件的影响。2001~2003年胶州湾周边主要含水层向海湾输送的地下水量分别为:2.16、1.87、2.40×106m3,其中白沙河平原地下水的输送贡献率大于95%,而大沽河平原因地下水库截渗坝的建立,其输送贡献率小于1%。研究区地下水向胶州湾的营养盐输送中,NO3-的输送量最大,每年达4.3~6.6×106mol,其中农业污染严重且地下水输送量较大的白沙河平原的输送贡献达99%;其次是可溶性SiO2,每年达0.6~1.07×106mol,白沙河平原的输送贡献达96%;而研究区地下水的NO2-、NH4+、PO43-输送量较小,每年分别为2.5~5.6、5.1~32.6、0.6~8.3×103mol,除2001~2002年洋河平原的PO43-输送贡献达70%外,其余均主要为白沙河平原地下水输送。研究区地下水向海湾的NO3-输送量占河流输送量的20%,其主要来源于沿海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其他文献
快速凝固技术是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目前己经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其优越性。快速凝固工艺制备的材料具有偏析形成倾向小、析出非平衡亚稳相、晶粒细化、
通过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各控制因素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分析,可以找出最佳的工艺运转状态;对沼气利用系统的运转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和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沼气利用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引发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旨在控制和减少全球六种温室气体排放量
硅基材料是目前半导体工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硅基半导体是现代微电子产业的基石。在硅基材料的制备工艺中,硅的热氧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尽管对硅的氧化
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温性能好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多元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因为不同种类和不同尺寸的增强体之间的耦合作用而具有更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结
目前,聚丙烯腈所用阻燃剂大多为卤系阻燃剂,在燃烧或热分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卤系阻燃剂在聚丙烯腈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受到限制。本论文
煤炭开采是人为改造自然系统的过程,煤矿开采区显现的生态地质环境负效应是自然地质环境系统向人工复合系统转化过程中各种生态环境要素响应的综合。露天煤矿的开采极易破坏区
纳米TiO因为高度稳定无毒,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首选材料,但TiO带隙高达3.2eV,只能被紫外光所激发,为此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拓展TiO的光谱响应范围,其中染料敏化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铬废渣的不当处置会产生大量的铬污染土壤,如果不加以修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而靠近水源地或人口聚集区的污染地块更是会对人类带来健康危险。本研究以某工业废弃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分别采用振荡淋洗法和土柱淋洗法研究柠檬酸、草酸和盐酸单一淋洗以及复合淋洗对供试土壤中铬去除动态和修复效果,并对淋洗前后土壤铬的化学形态变化,土壤颗粒微观界面形貌变化和元素组成差异以及铬的氧化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