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军人整体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障我军圆满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打赢现代战争的关键,所以调查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常年驻扎在高原上的官兵,不仅要挑战人类生存极限,面对缺氧、寒冷、干燥、紫外线等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还需要完成维和、抢险救灾、应急反应等多种多样的军事任务。只有具备健康、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各项军事任务。深入研究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是提高部队斗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军事心理学理论,促进军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我国军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方法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我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研究样本、抽样方法等原因,导致研究结果不统一,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规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1)分析比较高原官兵与平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2)分析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高原官兵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3)分析不同人格特征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4)分析了解高原官兵的职业价值观倾向;(5)分析高原官兵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全面系统地总结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现状,为课题组下一步积极干预及今后制订高原官兵心理素质筛查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3930名常驻高原的现役军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幸福感指数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比较了高原官兵和平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并且分别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其中的差异,为下一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详细的数据参考。第二部分以375名常驻高原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dxc-6心理测评仪中的十六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统计方法,详细地探讨了人格因素、自我效能感对高原官兵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影响,为将来培养高原官兵良好的人格品质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在第三部分中,仍然以上述375名常驻高原官兵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价值观量表(wvi),采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解了高原官兵的职业价值观倾向,分析了职业价值观对高原官兵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为人员的选拔和筛查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研究结果:1.高原与平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相比平原官兵,高原官兵在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和恐怖5个因子上得分更高,幸福感指数低于平原官兵。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发现,干部、已婚、高学历以及农村入伍的高原官兵在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和恐怖5个因子上得分较高。3.人格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世故性、高自律性、低敢为性、低敏感性、高自我效能的官兵心理健康程度较高,更能适应在高原服役。4.高原官兵的职业价值观倾向高原官兵在职业价值观三大维度上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得分相同,外在价值得分最高。职业价值观的15个因素排序中,高原官兵组排在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利他主义、成就和监督关系;排在后五位的因素依次是管理、创造性、经济报酬、智力激发和安全性。5.高原官兵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除经济报酬因素外,高原官兵职业价值观中的各因素与SCL-90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和恐怖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智力激发、利他主义、独立性、美感、成就分别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论:1.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平原官兵。2.干部、已婚、学历较高、农村入伍的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更差。3.高稳定性、高恃强性、高世故性、高自律性、低敢为性、低敏感性、高自我效能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更适应在高原服役。4.越是对职业有更高期待、更多要求的高原官兵负性心理症状越多、幸福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