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社会责任”一词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议。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这一规定过于原则与笼统,以至于在我国公司经营者、股东、法学者、经济学者、管理学者和立法者之间展开了广泛的探讨。这期间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专著及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界定。同时,对于如何实现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国现今也没有一套相应的实现机制。本文从探讨国内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入手,结合我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做出界定。与此同时,对我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在于没有一套相应的实现机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对策。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概括等研究方法,在总体结构上除“导论”和“结语”外,本论部分共分四章。 第一章,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首先是列举国外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认识;其次是列举国内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认识进行归纳评析,再根据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界定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即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指公司及其经营者在以合法手段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应当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公司职工、公司债权人、消费者、政府以及自然环境等)利益的义务,并根据自身判断自觉自愿开展公益事业及慈善捐助行为;公司社会责任的外延是指公司对公司员工、公司债权人、消费者、政府以及自然环境所有的法律义务以及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公益事业和慈善捐助的道德义务。 第二章,分析我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首先是列举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相关事例;其次是根据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相关事例,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在于立法、司法适用、公司治理、监督、社会责任标准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归根结底在于没有一套相应的实现机制。 第三章,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首先是对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明晰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特征;其次是对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要素进行分析,明确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主体和范围。 第四章,提出构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对策。针对公司社会责任在立法、司法适用、公司治理、监督以及社会责任标准等方面的缺失,本文主要从构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构建公司社会责任多元诉讼机制、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强化政府及网络媒体的监督机制以及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等方面构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