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物超敏CRP结合血气、电解质和心肌酶等血生化指标,全面认识儿童秋冬季腹泻病作为肠道病毒感染对全身的影响,为正确评估病情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于2010年10月—2011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7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8例,女孩19例,年龄35天-2岁。详细记录其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大便次数及腹泻病程,均给予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及补液治疗,视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以20例近期无感染的癫痫患儿为对照,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个月-5岁。腹泻组患儿于入院第一天采集大便标本,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测定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同时送检大便培养。两组患儿均采集末梢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抽取静脉血送检心肌酶、电解质,并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了解儿童秋冬季腹泻的一般特点及轮状病毒阳性率;了解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病情轻重的关系;比较轮状病毒阳性与阴性患儿心肌酶谱有无差异了解轮状病毒感染是否伴有心肌损伤;观察轮状病毒阳性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评估轮状病毒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同时分析血乳酸水平与大便次数的关系,了解腹泻患儿组织灌注情况。所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应用秩和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腹泻患儿均排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肉眼未见粘液及脓血,大便培养均无条件致病菌生长。大便次数每日4-20次不等。伴发热18例,呕吐10例,不同程度的脱水8例,上感8例,抽搐4例,发生感染性休克1例,败血症1例;不同程度酸中毒19例,低血钠6例,低血钾6例,低血钙5例;便常规正常者25例,含潜血16例,脂肪滴7例,白细胞6例,红细胞3例。入院治疗后平均腹泻病程为5.51天。2 47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51.06%。3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性别的关系:28例男孩中轮状病毒阳性者11例,阴性17例(阳性检出率为39.3%);19例女孩中轮状病毒阳性者13例,阴性6例(阳性检出率为68.4%),经卡方检验男女阳性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845 ,P= 0.05)。4轮状病毒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为1个月-3个月的患儿中3例阳性,5例阴性(阳性率为37.5%);3个月-1岁患儿中14例阳性,12例阴性(阳性率为53.8%);1岁-2岁患儿中7例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为53.8%)。所有腹泻患儿年龄以3个月-1岁为主,各年龄段间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x2 = 0.71,P>0.05)。5腹泻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为3.2(17.7)mg/L,对照组20例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小于0.5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腹泻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0.5 mg/L者14例,占29.8%;0.5-5.0mg/L者10例,占21.3%;5.0-40 mg/L者18例,占38.3%;>40mg/L者5例,占10.6%。7轮状病毒阳性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为2.15(11.425)mg/L,轮状病毒阴性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为5.6(33.4)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仅伴发热及呕吐的轻型腹泻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0.9(5.4) mg/L明显低于伴有其他症状(脱水、抽搐、酸中毒等)的重型腹泻患儿15.2(45.6)mg/L(P=0.001)。经治疗2-3天后随着病情的缓解,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6,P<0.01)。9腹泻次数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成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48,P<0.01),相关性不强。10轮状病毒阳性患儿心肌酶谱中的CK-MB较病毒阴性患儿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轮状病毒阳性患儿未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降低。12腹泻组血液乳酸水平与大便次数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62,P>0.05)。结论: 1 47例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1.06%,轮状病毒是儿童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2儿童秋冬季腹泻多发生于3个月-1岁的婴儿,经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补液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平均腹泻病程为5.51天。3儿童秋冬季腹泻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多位于5-40 mg/L之间,且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并随病情好转而下降,可以辅助判断临床疗效,指导治疗。4轮状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5轮状病毒感染对外周血系统无影响。6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多伴有心肌损伤,治疗上应适当加用营养心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