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自愿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会计信息是在记录过去发生的经济交易事项,虽然可靠性较高,但是应用于面向未来的投资决策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性会计信息是管理层面向未来的信息披露,需要基于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公布未来可能存在的经营状况以及所形成的财务成果。虽然在时间上看它更具有决策相关性,但是也会面临误报风险。由于预测信息既具有积极影响,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所以对它展开讨论,不仅能丰富学术领域的研究,还能对实践进行指导。管理层可以将自愿盈利预测作为展现自身管理能力的平台,市场参与者能够在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同时通过预测信息决定未来是否继续投资公司,公司也能够通过提高自愿盈利预测质量建立良好的声誉,而且这种需要时间积累才能够形成的声誉将帮助企业在经营、投资、融资上获得持续优势。关键审计事项旨在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财政部之所以批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希望能够降低审计报告同质化的问题,因为差异化的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提高信息含量。当注册会计师指出报告阅读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时,能够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不论是管理层发布的盈利预测还是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二者都是希望能够缓解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对自愿盈利披露的影响,不仅可以了解审计师行为对管理层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还能为我国审计准则改革提供支持性证据。本文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等理论,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对自愿盈利预测发布意愿的影响以及关键审计事项对自愿盈利预测消息质量的影响,消息质量通过消息性质、反应时间、预测频率以及准确性四个维度衡量。理论分析部分,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关键审计事项与自愿盈利预测的相关文献,涵盖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特征研究、经济后果研究,以及盈利预测动机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16-2017年A+H股作为实验组,其余A股作为对照组,运用STATA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本文提出的是对立假设,在分析DID模型回归结果后,对关键审计事项影响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意愿得出结论;本文还选取了2016-2018年关键审计事项数据以及2017-2019年盈利预测等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关键审计事项对自愿盈利预测消息性质、反应时间、披露频率以及准确性的影响。最后的实证结果分析将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审计师发布关键审计事项后,管理层发布自愿盈利预测的意愿降低;(2)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管理层发布自愿盈利预测消息的性质越好,即越可能发布具体的盈利预测;(3)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越多,管理层发布自愿盈利预测准确性越低。研究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会影响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实质是希望能够发现审计师影响管理层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效果,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其次,还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检验审计报告改革效果提供新的评价路径。最后,本文的写作由浅及深,先提出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会影响管理层自愿盈利预测的意愿,当发现前者对后者确实存在影响时,再深入挖掘影响的维度,提出可能对盈利预测的详细程度(性质)、反应时长(及时性)、频率以及准确性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债券品类。地方政府债券在短期内的发展规模急剧膨胀,是否对企业债券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值得关注。理论上而言,地方政府债券增长过快,可能挤占大量金融资源,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和发展。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券过度融资给微观企业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债券的顺利发行,有必要厘清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对于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和债券市场的健康发
学位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资本市场也十分常见。尽管关联并购只是关联交易的特殊形式,但是由于关联并购相较于关联交易更加复杂和重大,因此在商业市场中,关联并购成为对中小股东利益侵蚀的常用手段。同时,关联并购同时也具有非关联并购不具备的优势,关联并购发生在关联方之间,能够显著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信息搜寻、降低成本等多方面存在优势,可以提髙上市公司绩效。正是由于关联并购的双重
学位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考虑了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对债权人的治理作用关注相对较少,目前关于债权治理效应的研究主要从债务异质性和债务期限结构角度出发。债权人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和企业资金的重要提供者,持有的债权份额可能会影响到其监督企业的意愿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考虑到这一可能影响到债权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拟从债权份额的角度去度量债权集中度,并研究债
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简称《证券法》)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以及合理分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证券法》因违规违法处罚力度不大等问题已难以满足防控市场风险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需求。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法》,此次新修订的《证券法》不仅专设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并购重组交易市场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采用并购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促进资源整合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为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并购商誉金额的急剧增长,巨额商誉的积累引发了投资者与监管者的高度重视与担忧。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定: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入贯彻,各行各业人士越来越关心中国企业能否结合国际化趋势的背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引导我国产业整体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内容。根据我国目前低效和不具有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重点关注,引导传统产业调整升级,改善粗放型低效的经济发展情况,优化资源的配置方案,进而稳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微观企业关注并从鼓励创新研发和技术提
学位
2015年的“千股跌停”股灾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近年来,探索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成因和风险防控途径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研究的热点。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同类型的公司战略经由股权结构对管理层的影响,传导至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股价甚至股价崩盘风险。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层面去探究股价崩盘风险的成因,包括大股
学位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产融结合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经营回报下滑的困境,企业纷纷试水可以获得高额资本回报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逐步提高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此形成企业金融化现象。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微观层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那么在愈演愈烈的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下,金融化是否
学位
近年来,在动荡的全球宏观环境中,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纷纷实施“再工业化”计划,同时频繁发起对他国进口产品的贸易争端调查。随着我国产品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欧美国家贸易制裁的主要针对国,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贸易争端形势。自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政府更是不顾国际经济贸易治理规则,采取滥用关税、“实体名单”等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进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除了依靠政府政策外,还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交易在世界资本市场上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不仅受到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而且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话题。对于关联交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者的关系,目前较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关联交易的“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