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现状、以及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出院指导质量现况,为探索再入院心梗患者疾病的复发原因提供新思路。2、探讨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为的薄弱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3、挖掘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及实际需求,为心肌梗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作补充,最终完善自我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初步探索有效的疾病自我管理指导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住院及出院患者制定优质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即量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和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量性研究部分: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太原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心梗患者270名进行问卷调查。遵循一般伦理原则,以一般资料问卷、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问卷、冠心病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为调查工具评价再入院心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64份。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质性研究部分: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1月于太原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再入院的符合纳入条件的2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性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主题分析。结果:1、量性研究结果:再入院心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74.74±9.90)分,得分指标为66.79%,处于中等水平;冠心病知识和认知得分为(13.13±3.24)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50.91±10.43)分;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64.61±12.88)分;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总得分为(100.65±29.88)分,其中获得内容得分为(30.81±14.61)分,指导技巧及效果得分为(69.84±18.12)分。心梗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4,P<0.001),与自我效能(r=0.537,P<0.001)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r=0.455,P<0.001)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8,P<0.001)。最终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人口学资料变量后,疾病知识和认知、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出院指导质量即知识-动机-行为技能因素变量可共同解释再入院心梗患者自我管理变异的31.9%,预计的职业、共同居住者、居住地、既往因心梗入院次数、冠心病疾病认识、自我效能、功能维持、领悟社会支持、实际获得知识、指导技巧是再入院心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结果:对22例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和反复比较,提炼出关于此类患者既往自我管理体验的4个主题与15个副主题:(1)促进自我管理行为的积极因素:具备丰富的自我管理知识、心理促因、适时归因、重视对合并症的防护;(2)阻碍自我管理行为的消极因素:具体管理知识欠缺、过度依赖医护的专业照护而忽视自身作用、自控能力差、家庭及社会支持不足;(3)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疾病给患者带来负性情绪与心理压力、选择的疾病知识学习途径多样化、产生习得无助感;(4)出院时的期待与需求:获得生活方式的量化指导、合并对家属的指导、掌握心脏的保养及疾病的急救知识、更依赖医护的专业指导。结论:1、自我管理水平是影响心梗患者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入院心肌梗死患者的居家自我管理水平整体并不理想,尤其疾病医学管理方面水平较低,包括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2、结合量性调查研究与质性访谈研究的互补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知识和认识水平、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出院指导质量、消极心理因素、自控能力、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程度高等是心梗患者出院后居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3、临床医护人员应以知识、动机、行为技能三大主要方面作为切入点,同时特别关注对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独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既往因心梗入院的次数较多、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少、现仍吸烟的在业患者的指导,并结合质性研究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与消极体验,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相应的全面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填补患者的医学管理知识缺口、并兼顾对家属的有效指导、适时进行心理干预等,最终有效实现行为改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