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锚胫法向承力锚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向承力锚是一种新型的深海海洋平台的系泊基础,其具有安装简便、造价低廉、承载力高及方便回收利用等特点。法向承力锚柔性锚胫由前后柔性缆索及角度调节器构成,在拖曳安装和系泊调节过程中柔性锚胫形态会自行发生变化,同时前后锚胫比例会影响柔性锚胫在拖曳安装和系泊调节中的稳定形态,目前柔性锚胫法向承力锚前后锚胫比例对于安装系泊过程的影响还不明确。另一方面,法向承力锚通过系泊缆与海洋平台之间绷紧连接,系泊缆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系泊角度,不同的系泊角度对于法向承力锚系泊承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通过改变柔性锚胫法向承力锚前后锚胫比例及系泊角度,研究其对于法向承力锚安装过程中的安装轨迹和安装荷载以及系泊过程中的系泊承载力和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离心模拟技术,以双缆安装的Stevmanta式法向承力锚为原型制作法向承力锚模型,进行法向承力锚的拖曳安装试验和系泊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测量安装轨迹、安装荷载及系泊承载力,通过分析对比试验结果研究法向承力锚不同前后锚胫比例0.7、0.8、0.9、1.0和不同系泊角度30°、60°、90°对于安装和承载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拖曳安装和系泊过程,得到以下结果:对于安装轨迹,随着前后锚胫比例由0.7逐级增加到1.0,对应的贯入深度逐渐增大,锚板与水平向角度峰值逐渐变大,法向承力锚越有利于拖曳安装贯入;在安装试验中,同一前后锚胫比例法向承力锚的安装荷载曲线较为接近,安装荷载随着水平拖曳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大,安装荷载系数总体上随着水平拖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安装结束阶段随着前后锚胫比例的增加最终的安装荷载系数也逐渐变大。在系泊试验中,相同前后锚胫比例不同系泊角度对应的系泊承载力整体上随着拖曳距离的增加逐渐变大并达到最大的系泊承载力,随后系泊承载力逐渐变小,而且不同系泊角度对应的极限承载力较为接近,验证了法向承力锚在系泊阶段通过结构变形可以承受任意方向的荷载;不同前后锚胫比例不同系泊角度的法向承力锚承载性能比(极限承载力与最大安装荷载的比值)的范围为1.08~2.67,其中大部分集中于1.50~2.50。  法向承力锚的安装、系泊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较为复杂的过程,不同前后锚胫比例不同系泊角度对于安装轨迹和贯入深度、安装荷载、极限承载力以及承载性能比等方面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权衡锚胫尺寸、系泊角度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选择较为合适的前后锚胫比例和系泊角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国内对能源的需求与日继增。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大力发展煤气化工程。煤气化框架是煤气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此类结构由于其行业特殊性
拱桥因其造型优美、经济适用、承载潜力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桥梁建设;而廊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驻足等,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典型构建方式之一。本文针对拱板组
混凝土在服役期由于受到外力及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这将加速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扩展及新裂缝的生成。混凝土裂缝会显著降低结构的适用性及耐久性,加速结构老化,甚至导致突发事故。因而有必要对混凝土进行裂缝跟踪,以实现对结构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判断。对比于其它传感器,本文研究了一种既有裂缝扩展及荷载变化的自监测性能,又可改善构件力学性能的新型纤维智能化结构材料。探索实现传感器与结构构件
近年来,网壳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的设计及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一种对缺陷敏感的结构而言,其考虑缺陷状态下的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就显得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