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炎的《词源》是中国词学史上一部论述词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是对其个人词学思想的整理与总结,更是反映了两宋时期主流的词学理论,对后世词学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在此书中,张炎标举雅正、清空的词学理论,并以此为根据品评其他词人的作品,从这一方面说,这又是以具体实例阐释该理论内涵。张炎还著有《山中白云词》一书,正是他本人对雅正说、清空说的实践。本文从梳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历史与词创作概况入手,为张炎词学思想的形成寻求发展脉络;此外他特定的身世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都影响了其词学思想的形成。同时笔者在阐释雅正说、清空说时,分别从它们每个理论的发展源头入手,试图找出这一词学理论完整的发展过程,而从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总结出该理论的深层含义及其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并以张炎作词实例加以佐证。本文尤其对《词源》上篇的音乐思想作了简要地梳理,突出张炎对词须合乐的重视程度;而《词源》既是对音乐资料的保存,同时他又希冀以此来补救南宋时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发展趋势。此外,张炎的词学思想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清代的常州派、浙西派标举雅正、清空的大旗规范前朝词坛留下的旁枝斜叶,在封建社会末代再次掀起词学的小高潮。涉及张炎词学理论的研究,前人成果颇丰,而笔者此文的重点也是这一点。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可取之处的吸收和对张炎理论的仔细研读,本文有如下的观点:第一,笔者认为张炎的雅正说与儒家诗教观联系密切,因为他强调词要言志、要有汉魏乐府的遗意并且合乐、要骚雅,而这三方面说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使词具有雅正之美,三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强调雅正的标准。因此,张炎认为的雅正内涵就是要同时满足以上三者的要求。第二,根据张炎批评吴文英之词质实的缺陷以及对他认为有清空之美的词的分析,可知所谓清空是一种对词境的要求,即词境要开阔疏朗、空灵蕴藉。并且笔者将词作与理论相对照以突显雅正、清空的涵义。第三,本文对《词源》上篇的音乐思想作了一些讨论总结,试对张炎音乐思想有所了解。张炎论词,无论是雅正说还是清空说都是为使词保持一种独立的位置,在保持词固有魅力的基础上用儒家的诗教观约束词的抒情方式,使词发展为形式优美、内容充实的文学体裁。张炎再次规范了词的创作,丰富了词论,受到后世词人的赞赏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