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脑膜瘤预后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选取病变典型的105例脑膜瘤进行了7种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研究材料及方法:
1.材料105例脑膜瘤标本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时间从1992年至2005年,年龄从8到67岁不等,男55例,女50例,活检蜡块重新切片,HE染色及形态学复习。
2.方法2.1免疫组化方法:P73多克隆抗体和PIGF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PCNA、Ki67、P53、CD34、VEGF单克隆抗体均由上海长岛试剂公司提供,除P73抗体外,其余抗体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按常规步骤进行,除一抗分别为PCNA、Ki67、P53、CD34、VEGF、PIGF外,其余步骤均相同,P73抗体采用ABC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阴性对照采用0.01MPBS液体代替一抗,其他步骤不变,阳性对照采用内对照。
2.2原位杂交:P73、PIGF原位杂交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具体步骤按说明书操作。
3.结果判定。
3.1免疫组化:PCNA、Ki67、P53均在细胞核呈现棕黄色着色,每例随机选择5个不重复高倍视野(×400),计算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的百分比,分别记为PCNALI、Ki67LI、P53LI;P73在细胞核或细胞浆呈现棕黄色颗粒或着色;VEGF和PIGF均在细胞浆呈现棕黄色着色,CD34表达阳性为血管内皮细胞被染成黄褐色,在200倍视野下计数每个视野内CD34阳性血管数,每例随机选择4个不重复视野进行计数,求出平均值,计算每例单位视野内平均血管数,即为该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值(个/×200)。
3.2原位杂交:P73、PIGF在细胞浆呈现棕黄色着色即为阳性3.3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应用SPSS11.5软件,采用x2检验、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在105例脑膜瘤中,P73在间变型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良性和非典型脑膜瘤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PI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值三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在间变型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良性和非典型脑膜瘤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间变型脑膜瘤P53LI明显高于良性者(P<0.05),而与非典型脑膜瘤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间变型脑膜瘤Ki67LI明显高于非典型和良性者(P<0.05),而后两者之间Ki67LI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样,间变型脑膜瘤MVD值也明显高于其它两型脑膜瘤(P<0.05),而后两者MVD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发现,3类脑膜瘤中P53表达与肿瘤Ki67LI之间均不相关(P>0.05),而P73在间变型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肿瘤Ki67LI之间存在正相关(r=0.352,P<0.05);在间变型脑膜瘤中,VEGF表达与MVD值呈明显正相关(r=0.541,P<0.01),PIGF表达与MVD值亦呈明显正相关(r=0.392,P<0.01);3类脑膜瘤中P53表达与P73表达之间均不相关(P>0.05),而VEGF与PIGF在间变型脑膜瘤表达中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486,P<0.05)。
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在三类脑膜瘤中P73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并且P73mRNA在间变型脑膜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典型和良性脑膜瘤,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IGFmRNA杂交反应产物在三类脑膜瘤中亦均存在,但其三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研究结论:
1.作为肿瘤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分级有关,而PCNA却不能体现这一点,说明在检测脑膜瘤细胞增殖情况时Ki67优于PCNA;;
2.P7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而增强,并且与Ki67有相关性,可以代替P53成为新型的抑癌基因检测标记物应用临床;
3.P73与Ki67双标可以预测间变型脑膜瘤预后,对评价脑膜瘤预后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PIGF在三类不同性质脑膜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5.VEGF与PIGF在脑膜瘤尤其是间变型脑膜瘤血管生成中发挥协同作用,对于今后进一步应用抗血管新生药物治疗脑膜瘤,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