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 G2上调LOX-1表达促进平滑肌源泡沫细胞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动脉血管阻塞性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美国心脏病学会最新发布的《全球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负担1990-2019》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其中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泡沫细胞的形成及其在内膜下大量聚集,形成脂质斑块是A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病理事件。近期研究发现40-70%的泡沫细胞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清道夫受体过量内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DL(ox LDL)receptor-1,LOX-1)是主要的清道夫受体。细胞周期蛋白G2(cyclin G2)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作用的细胞周期蛋白,由CCNG2基因编码,具有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及抑制成骨分化的作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细胞中重要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参与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有研究显示cyclin G2能够结合PP2A影响其磷酸酶活性。核因子kappa 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s kappa B,NF-κB)是LOX-1转录调节因子,其磷酸化激活后转移入核上调LOX-1的转录。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推测cyclin G2可能通过PP2A影响NF-κB活性,从而调节LOX-1的转录和表达参与泡沫细胞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应用前期构建的Ccng2基因敲除小鼠在体内观察cyclin G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cyclin G2对平滑肌源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的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Ccng2基因敲除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通过Apoe-/-小鼠与Ccng2-/-小鼠杂交构建具有Apoe-/-Ccng2-/-基因型小鼠,进行小鼠基因型鉴定,实验小鼠分为两组Apoe-/-Ccng2-/-小鼠和Apoe-/-小鼠各10只,均选取雄性小鼠,8周龄开始给予高脂饮食(西方饮食),8周后测量两组小鼠体重,给予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留取血液及主动脉组织样本,检测小鼠的血脂指标,通过油红O染色对两组小鼠主动脉血管大体标本和主动脉根部组织进行脂质沉积状况检测,通过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CD68的表达;2.Cyclin G2影响NF-κB活性调节LOX-1的表达促进平滑肌源泡沫细胞的形成:在体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小鼠主动脉根部p-NF-κB、LOX-1的表达;应用小鼠主动脉根部平滑肌细胞系MOVAS,通过脂质体转染,将细胞分为cyclin G2过表达组(FLAG-Ccng2组)和对照组(FLAG-Vector组)给予细胞80μg/ml ox LDL诱导造模泡沫细胞;检测两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应用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成情况;应用免疫荧光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对Dil-ox LDL的摄取;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cyclin G2、清道夫受体LOX-1在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p-NF-κB的表达;3.Cyclin G2通过PP2A激活NF-κB信号通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LOX-1的表达:给予PP2A激动剂DT-061或DMSO干扰FLAG-Ccng2组和FLAG-Vector组细胞;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应用油红O染色和Dil-ox LDL摄取实验观察泡沫细胞形成和脂质摄取情况;应用q 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1.Ccng2-/-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轻:Apoe-/-Ccng2-/-小鼠与Apoe-/-小鼠相比体重减少,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LDL胆固醇(LDL-cholesterol,LDL-c)相对降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未检测到改变。对小鼠主动脉大体及主动脉根部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Apoe-/-Ccng2-/-小鼠主动脉血管脂质斑块及主动脉根部泡沫细胞减少,对主动脉根部HE染色结果显示Apoe-/-Ccng2-/-小鼠主动脉根部动脉斑块面积较Apoe-/-小鼠减少。进一步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细胞标记物α-SMA和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结果显示两组小鼠CD68阳性表达无明显区别且α-SMA阳性表达相对CD68阳性表达高,Apoe-/-Ccng2-/-小鼠比Apoe-/-小鼠α-SM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Ccng2基因敲除主要减少平滑肌源泡沫细胞;2.Cyclin G2通过影响NF-κB活性调节LOX-1的表达促进平滑肌源泡沫细胞的形成: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p-NF-κB、LOX-1的表达结果显示Apoe-/-Ccng2-/-小鼠较Apoe-/-小鼠阳性表达减少;进一步体外实验研究cyclin G2影响AS的机制,通过脂质体转染建立cyclin G2过表达细胞系给予80μg/ml ox LDL可成功造模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FLAG-Ccng2组对比FLAG-Vector组细胞内脂滴更多,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到FLAG-Ccng2组细胞吞噬更多Dil-ox LDL,应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LAG-Ccng2组平滑肌源泡沫细胞的清道夫受体LOX-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应用Western blot检测FLAG-Ccng2组细胞核内p-NF-κB蛋白表达增加,免疫荧光显示FLAG-Ccng2组细胞p-NF-κB入核增加;3.Cyclin G2通过PP2A激活NF-κB信号通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LOX-1的表达:FLAG-Vector组和FLAG-Ccng2组细胞给予PP2A活性激动剂DT-061或DMSO造模泡沫细胞,FLAG-Ccng2组平滑肌源泡沫细胞与对照组相比PP2A活性下降,加入PP2A活性激动剂DT-061后两组细胞PP2A活性明显升高,油红O染色细胞内吞脂质减少,Dil-ox LDL摄取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的p-NF-κB和细胞总的LOX-1蛋白表达都下降,LOX-1的m RNA水平下降,且两组间结果无区别,结果表明cyclin G2通过影响PP2A活性发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上调LOX-1的表达,促进平滑肌源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结论:Ccng2基因敲除在体内减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Cyclin G2在体外促进血管平滑源泡沫细胞的形成;Cyclin G2通过降低PP2A的磷酸酶作用,增加NF-κB的磷酸化水平,促进其入核发挥上调LOX-1表达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行病变、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骨质疏松主要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占比较大,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其原因多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骨生成能力的降低同时伴有骨吸收破坏的增加,从而导致骨微结构破坏,骨密度与骨强度降低,极大地增加了骨折的风险。目前长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目的:错畸形在经过正畸治疗后,移动后的牙齿具有恢复到原有位置的趋势,这个现象即为错畸形的复发(Relaspe)。复发是正畸治疗后常见的问题。目前,临床上预防复发的常用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如何使移动后的牙齿保持在一个稳定而理想的位置,并缩短保持时间成为了正畸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人员公认的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矫治后牙齿的牙周膜、牙槽骨的改建尚未完成。骨改建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间充
目的: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疾病,90%以上的卵巢癌均为上皮性卵巢癌。近年来,随着卵巢癌相关研究的发展,尽管有针对性的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方法越来越进步,但大部分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 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患者在发病时已出现转移且复发率和死亡率极高。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干细胞样特性是HGSOC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原因。因此,阐明高级别浆液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负责机体的体液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肾素主要是肾近球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经肾静脉进入血,进而启动RAS的一系列链式反应。对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血压的调节等均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消化道、骨骼肌、脑等多种器官组织中均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表达,且这些组织中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与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尽管多年来在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肺癌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为晚期肺癌或出现转移。进一步寻找预测肺癌发展的标记物、探讨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对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抑制素βA(In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特性是导致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详细的阐明头颈鳞癌细胞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寻找临床干预因子,对于头颈鳞癌的临床靶向治疗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趋化因子受体7(CCR7)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一员,其可通过与CCL19及CCL21两个配体相结合,调控头颈鳞癌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过程。在对头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机制研究过程中,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最终导致肾功能严重不全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缺乏完全阻断肾纤维化进程的有效治疗措施。肾间质纤维化的特征表现为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沉积,来源于由上皮-间充质转化或内皮-间充质转化产生的成纤维细胞的持续激活是纤维化进展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最近研究表明,Yes相关蛋白(Yes-assoc
研究背景: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根据患者不同病型采取不同治疗手段,目前,部分类型白血病已经可以治愈,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情重,死亡率高,尚没有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新的治
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HNSCC)是2018年全球报道的第7大常见癌症,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早期转移。头颈部癌涉及的部位较广,主要分为口腔、鼻腔、咽部、喉部等黏膜部位来源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CC)。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由于目前尚无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大部分患者术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致死性。由于卵巢位置深、早期症状不典型和筛查方法不可靠,大多数卵巢癌患者被诊断时已为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并联合紫杉醇(PTX)化疗,虽然近年来中位生存率有所改善,但随之而来的紫杉醇耐药现象已经成为卵巢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5年生存率仅为15%-30%。研究表明,RAB小GTP酶和相关调控蛋白及效应器参与许多癌症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