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促进开放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列车进行六次大幅度提高运行速度的举措,使我国一些地区的企业通过更加便捷的交通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得以成长壮大,并且已有部分企业通过跨国业务深入至全球贸易,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影响,也有部分企业由于生产率的约束和限制而从市场离开,因此市场中企业的生产率会形成一种均衡的分布形态。因此国内外的诸多学者对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并且得出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生产率分布不仅能够反映不同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程度,而且对要素是否得到优化分配也有很好的辨识作用,但是目前的学术研究中针对中国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分析和探究仍然为数不多。那么随着我国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贸易开放对我国企业生产率分布究竟有何种影响,中国政府可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来推进深层次的贸易开放,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促进国内外要素高效优化分配、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实现我国由外贸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将重点研究和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企业生产率分布所产生的影响。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离不开本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又因为其所处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深受本地区和本行业特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员工培训、管理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企业的行为兼具地区和行业的双重属性。主要研究在不同省份和不同行业的环境下,贸易开放是否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率分布产生影响。为了更好地展现不同省份之间距离港口的差异对贸易的开放程度的影响,本文以列车行驶时间,即列车从某个省份的中心城市行驶至该省份所指定的核心港口所花费的最短时间,衡量贸易开放的程度。企业生产率的估计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估计企业生产率分布差异度时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因此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生产率估计方式来测度和研究企业的生产率分布:以TFP-OP法计算的生产率分布差异度和TFP-LP法计算的生产率分布差异度。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针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贸易开放、生产率分布三个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实证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为下文分析贸易开放影响生产率分布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上述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为贸易开放影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途径分析,该部分对贸易开放通过成本途径、中间投入途径、外部溢出途径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章为计量模型与样本描述,首先,本文用企业的生产率分布差异度作为实证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用列车行驶时间来表示,即列车从某个省份的中心城市行驶至该省份所指定的核心港口所花费的最短时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衡量贸易开放的程度。此外,在基础回归中加入一系列的控制变量,研究企业生产率的分布状况受其他的可能有关联的因素的影响。其次,对数据的来源、变量的基本统计特征、主要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进行说明。第五章为回归结果与分析,采用中国《工业统计数据库》在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通过逐步添加基础控制变量的方式分别对TFP-OP法计算的生产率分布差异度和TFP-LP法计算的生产率分布差异度进行初步回归;其次在初步回归的基础上加入动态面板模型进行GMM回归;并且对于采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生产率分布,分别加入稳健性控制变量、划分沿海与内陆地区、划分出口样本和非出口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第六章是结论及政策建议,根据前文对贸易开放影响企业生产率分布的理论方面与实证方面的研究,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并且根据我国经济现状和特征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