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钛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如无毒性,化学惰性,环境友好性等,使得其成为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光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在实际应用中TiO2粉末存在难以分离和回收、太阳光利用率低等问题。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及回收率为目的,本文制备了负载型的TiO2光催化剂,并通过掺杂金属离子对其进行改性。具体内容如下: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y-Al2O3和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y-Al2O3、TiO2/硅藻土负载型的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DTA-T G)等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和硅藻土作为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提高了其热力学稳定性。本文以亚甲基蓝溶液来模拟有机废水,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钛铝比、钛硅比、载体等因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单一的TiO2光催化剂来说,其最佳焙烧温度为550℃;当n(A1):n(Ti)=3,焙烧温度为550℃时,TiO2/γ-Al2O3的光催化活性比其他条件制备的要高,紫外光照射下,3h内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5.7%;当n(Si):n(Ti)=1,经550℃焙烧,TiO2/硅藻土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降解率为98.4%。另外本文以活性较好的TiO2/硅藻土为前驱体,以硝酸盐为M(M为Fe>、Cu、Zn、 Co、La)金属离子源,采用等体积浸渍-焙烧法对其进行掺杂改性,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及其掺杂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了XRD、SEM等表征。以测定光催化活性为目的,在紫外及可见光下照射3小时,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降解。结果表明:掺杂量为1%的La3+的光催化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