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构建——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视角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哲学课程是一门通过对话来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探究共同体形成了它独特的课程形态,相对于传统课程,它提供给儿童更多互动和辩论的机会。然而儿童哲学课程的现行范式依旧是建立在前社会维度的儿童观之上,在这种维度中,儿童的社会性地位是缺失的,这导致儿童哲学课程的实践受到了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将视线局限于儿童思维,而忽视了作为一个微社会的探究共同体中的其他元素。然而,儿童不能仅仅被理解为纯粹以思维来衡量的自然变量,他们是在一个历史和社会中的身体里成长和发展的,因此,儿童是一个社会变量,其思维的发展也正是在塑造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结合时代背景对儿童观进行梳理后发现,儿童观正在发生一种社会维度的转向。  新童年社会学正是以社会维度儿童观为基础,并在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研究的推动下,重构了儿童和童年,并引起了对儿童角色、儿童权利、儿童文化以及儿童与成人关系的革新。这些基于社会维度儿童观的革新如果置于教育领域中,将会引起教育理念质的改变。儿童哲学课程的探究共同体所形成的微社会形态,是传统课程不具备的。因此,以新童年社会学为视角来改善儿童哲学课程现行范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在对儿童哲学课程现行范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审视新童年社会学视角中的教育观念,依据库恩的“范式”定义,从整体和元素两个层面上对儿童哲学课程范式进行构建,结论如下:从整体上,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是作为微社会的探究共同体;从元素上,儿童哲学课程范式包括建构型知识观、文化型课程观、权利平等型师生观。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中“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最具有学科本质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不仅能促使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焰色反应是化学学科素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财会审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关于提升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审计质
期刊
耕地作为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最赖以生存的载体,其数量和质量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在随之下降,我国的耕地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此情况下,国家实
英语教学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人际交往、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课堂是学生新认识的增长点,也是教育育人的主要渠
品牌作为一种软实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004年国务院印发《2003-2007年教育与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