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由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由于《文选》汇集了许多前人的文学著作,因此受到封建知识分子的重视,对《文选》的注释也大量涌现,其中唐代的李善所作《文选注》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李善注旁征博引,引书浩繁,多达一千多种,使得千百年来《文选》与李善注二者之间“注以文传,文以注显”。李善注引文保存了不少已佚古籍的片段,成为文字、训诂和校勘、辑佚、考证重要的参考资料。“三礼”是礼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经学研究的重点。“三礼”所记录的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和礼节繁多,言辞简奥,流传至今多有脱讹,非本来面貌,各个版本之间多有异文难以定夺,因此他书征引“三礼”之文成为校勘“三礼”的重要资料。李善注引“三礼”条目众多,可从这些引文中窥见唐代“三礼”的一些基本情况。本文主要考察《文选》李善注引“三礼”与现行“十三经”本“三礼”的异同。同时,也对“三礼”的基本情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本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三礼”的概述即对“三礼”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文选》李善注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第二部分对《文选》李善注引《周礼》进行考校,先对《文选》李善注引《周礼》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并列出每卷所引条数、列出未见于十三经本《周礼》的引文,然后对引文总条数进行统计,再将李善注所引274条引文与十三经本《周礼》对比,对其进行考校;第三部分对《文选》李善注引《仪礼》进行考校,先对《文选》李善注引《仪礼》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并列出每卷所引条数、列出未见于十三经本《仪礼》的引文,然后对引文总条数进行统计,再将李善注所引54条引文与十三经本《仪礼》对比,对其进行考校;第四部分对《文选》李善注引《礼记》进行考校,首先对《文选》李善注引《礼记》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并列出每卷所引条数、列出未见于十三经本《礼记》的引文,然后对引文总条数进行统计,随后将李善注所引447条引文与十三经本《礼记》对比,对其进行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