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产品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形成过程及运行机制的一种有限干预。政府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公共产品的市场准入、退出、定价机制、服务质量等经济活动实行调控以协调公共产品价格反映的各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稳定公共产品领域物质利益分配格局,提高公共产品资源配置率,以确保消费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过关的公共产品。从这一意义上讲,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是政府的直接经济调控,是为弥补公共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市场失灵而出现的。本文包括四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公共产品价格形成与政府宏观调控。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价格由成本、税金、利润三部分构成,同时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流通货币总量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公共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加之其市场结构是自然垄断基础上的行政垄断,所以公共产品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机制形成,公共产品的纯度越高,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阻力就越大。也就是说,公共产品的价格形成存在“市场失灵”。这样便需要政府对公共产品进行价格调控以弥补这一缺陷。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对其实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必须把握度,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公共产品既不反映成本,又不体现供求关系的无限调控模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认为:对公共产品价格既要实行宏观调控又要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尊重市场规律,以公共产品的价值为基础,充分体现市场供求关系,对公共产品合理定价。第二部分,我国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现存问题分析。我国目前公共产品价格调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计划经济时期若干旧的价格政策观念仍然残存;公共产品价格制定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标准不明确;价格形成及调控机制不合理;公共产品价格调控主体设置上存在短板;我国公共产品宏观调控立法体制存在问题,无法使价格法发挥应有作用。第三部分,国外公共产品价格调控的考察。这一部分通过对国外价格调控考察,包括对价格调控机构的设置以及其职权,价格调控原则以及价格调控程序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公共产品价格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管理,这些价格调控机构是综合性的经济管理机构,对公共产品的市场准入、退出、价格以及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控。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产品价格调控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第四部分,公共产品价格宏观调控的法律对策及政策建议。在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目前公共产品价格调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策、法律建议。在对公共产品进行法律调整的路径选择上,与其他法律相比,经济法更具有基本理念与方法论的优势;要通过法律明确界定国家主体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权利责任和行为方式,划定国家权力在公共经济中的行使边界,缩小国家权力配置的公共资源范围;加强司法监督,特别是当政府价格调控部门的执法行为侵犯了公共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公共企业和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对政府价格调控部门提出行政诉讼和法律诉讼,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制约价格调控者的执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