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重提存在问题,追问存在的意义,提出了存在意义的承担者“此在”(Dasein)这一概念,标示着西方哲学存在之思的转向。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存在者——人的“在世界中存在”生存现象进行存在论分析,构建基础存在论,即此在现象学或此在阐释学。此在的“在世存在”就是它的“此”,即此在展开的林中空地。此在的展开是由现身、领会、沉沦方式组建起来。此在在它被抛的虚无(没有根据与原因)中现身、领会它的在世;此在日常的共同存在是作为无此人的常人自己沉沦于虚无中;此在在现身情态的畏惧中经验着世界的无。因此,此在的存在是立于虚无中,是于无存在。此在本质在于去在、去生存。此在是走向死亡的存在,先行到死,即向死存在。走向死亡的存在不是存在的终结,而是走向终结的存在.此在存在的整体性结构是操心。操心的结构表明此在是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一世界中的-作为寓于世内存在者的存在。操心的结构也表明操心是向死存在。对良知的召唤先行到死中的决心见证了此在的本真存在。操心的结构源始地统一于时间性。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此在的时间性是绽出的,时间性的本质特征是到时。正是有终的将来首要地使构成先行决心的意义那一时间性到时。时间性最终表明了此在的人是有终的、有死的,因此死亡是时间的本源现象。此在的存在是向将来存在,向死亡存在。无不是陈述的否定,也不是虚无主义,无是存在着。死亡也是虚无,是存在着的无。于无存在与向死存在显明了此在是虚无之地的占位者,是存在的守护者。无使此在的存在得以敞开,作为死亡的虚无显明此在存在自身的真理。虚无与死亡也是人类生存价值的全部依据,是人类存在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