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合唱作品中“境”与“情”的艺术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包含了人声艺术与器乐艺术,是极具魅力与感染人的。它起源于西方,于20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经过百余年的历练,我国的合唱艺术正以迅速蓬勃的势头发展着,并且逐渐与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与展现东方魅力的艺术风格。民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不同地域的民歌能够彰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我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歌文化是历史悠久与藏量丰富的,其与合唱的结合,不仅大大丰富了合唱作品的表现风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与地方特色的。本文从地域文化入手,站在“境”与“情”的角度,以特定地区山西的两首代表性的民歌合唱作品《大红公鸡毛腿腿》与《桃花红杏花白》为例详细分析,结合排练与表演实践,总结方法与重点,从而全方位地体现山西民歌合唱的艺术价值,旨在对指挥者以及更多的学习者起到启发与指导的作用。第一章主要是对“境”与“情”的解说与阐释,并且与合唱艺术相结合,从视觉、听觉与感觉三个方面整体体现“境”与“情”在合唱作品中的艺术特征,为后面合唱作品的具体分析做铺垫。第二章是对两首山西民歌合唱作品中“境”与“情”的具体分析,涵盖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分析,以及在“境”与“情”的角度下对作品更为深入的地域文化、风格以及情感表达的分析,帮助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对作品有所理解。第三章是站在表演实践的角度,从演唱技巧以及钢琴伴奏进行分析,涵盖对合唱团的声音要求、音准要求、作品风格韵律的要求以及作品的层次分布,是结合前两章理论指导下对作品实践的具体分析。第四章是作品的指挥实践,从合唱指挥这一大方向上阐述了指挥的基本姿势要求以及指挥的基本技巧,同时结合两首合唱作品的指挥处理要点,对作品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分析。文章的最后做出了总结,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以及对山西民歌的两首合唱作品的详细分析,展现了山西民歌合唱作品所体现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体现本文的研究价值与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英汉语言的对比源远流长,成果显著,但对比的重点长期停留在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上。从文化理论视角下,重新认识语言差异,是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这是职业教育战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应该说,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2011年末,教育部专门召开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这一年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政府提出了文化"走出去"战略,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宣扬本国特色文化。作为一种直接面向外国游客的宣传资料,旅游文本不仅是介绍中国
为了实现大口径长焦距的变焦光学系统在光电跟踪设备的需求,通过对变焦原理的分析与计算,进而确定出合适的初始结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采用机械补偿变焦型来实现整个变焦系
为解决某三轴可旋转光电侦查平台上光束旋转的姿态计算问题,分别利用了四元数算法和坐标变换算法对该问题算法进行了推算。经过仿真验证,这两种算法都能够得到正确结果。相比
新时期以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强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考虑到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站在工作管理过程中,质量上存在问题,因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基于中职生特点建立了知行统一德育学分制模式,充分挖掘学生自主成长的潜能。  学分设置。规定在校生前3年的德育学分必须达到24学分才能毕业,其中,必修11分,选修13分。必修学分是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必须完成的内容,第一学年7学分、第二学年2学分、第三学年2学分,分别由新生入学教育、行为礼仪教育、素质拓展训练、诚信教育和公益活动等五个方面组成。选修学分课程又分限定和不限定两种。限定
中国如何实现“法治国”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法学理论界近来的讨论热点。华东政法学院郝铁川教授指出(文获《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1期).中国的“法治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