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盂县位于山西省中东部,隶属于阳泉市,盂县方言属晋语并州片。到目前为止关于盂县方言研究的资料尚不多,稍成系统者还局限在宋欣桥先生的《盂县方言志》。语音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传统的耳听手记的研究方法得出来的,语法方面只进行了粗略的描写,末成系统。本文以盂县方言后缀“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获取“子”音高、音长、音强、音色方面相关的数据,在盂县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子”的语音特性。比较普通话和盂县方言,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对“子”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进行调查、记录,得出盂县方言“子”的特殊性。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当前山西方言的研究状况,特别是盂县方言的研究成果;论述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盂县的地理状况,说明盂县方言有内部差异的缘由。简介盂县方言音系,以便后文与实验所得结论进行对比。第三章介绍实验前的准备、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第四章研究盂县方言后缀“子”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特性。后缀“子’的读音在盂县方言里有着地区性差异,县城及附近区域都读[tsr?],北乡(兴道以北)读[tY?],本文以北乡话的发音为例。盂县方言里“子”的音高对前字音节的音高走向有很强的依存性,后缀“子”的音高总是随前字的音高维持原状或再借势升降一点。时长方面,因为是入声字,不管是从平均时长值来看,还是从最长或最短时长值来看,盂县方言后缀“子”的时长约是普通话后缀“子”时长的一半。音强方面,盂县方言里后缀“子”的音强与前字音节几乎相当,前字比后缀“子”的音强稍大一点,只有在上声后前字比后缀“子”的音强要大些。音色方面,“子”听起来比较含混,是其音色的主要特点。第五章研究盂县方言后缀“子”在语法方面的特点。盂县方言的后缀“子”包括词尾“子”和词缀“子”。词缀“子”大多可以附着于名词之后,此外还可以附着在动词、形容词、量词、数量短语之后。大多数词或短语附着后仍是名词,有的形容词和动词,不附着词缀“子”,保持原来的词性,附着词缀“子”后一律变成名词,词缀“子”不仅起构词作用,还起改变词性的作用。词尾“子”一般附着在名词之后,特别是姓名名词之后。大多数词本来就是名词,附着“子”尾后仍是名词,保持原来的词性不变。本文对“子”进行全面描写时,采用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的方法,这些比较可以帮助当地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也能为山西中区方言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