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主要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以及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等,其项目确定是依据居民的健康需要以及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由国家确定的、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而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意义重大,作用明显。本文以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运用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自由主义经济学以及公共产品理论等对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考察以及相应城镇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探讨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由此明确改革的基本目标。本文采用由理论分析到方案设计,对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然后应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在评价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时,通过纵向历史时期对比,横向与发达国家对应的现状指标标比较,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最后对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整体性的方案。开篇首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分析有关理论内容。然后梳理了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变迁,从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公共卫生体系,到新世纪医改后的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确立,全面、系统分析了几个时期不同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特点。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同时看到了现行制度的不足,对于现阶段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刻的评价。卫生投入的效率低下,地域卫生资源差距的客观存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保脱节等一系列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通过分析现实问题的存在,并且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基本目标重构公共财政体制,制定切实可行,有财力保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划,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政策建议,从而逐步实现全体城镇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费用合理的,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均等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条件下,均等化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关于我国城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也需要根据这些发展变化继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