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硫氢化钠作为水稻的外源硫化氢供体,研究硫化氢对水稻悬浮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在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这两个因素中摸索合理的处理条件,为进一步实验做铺垫。此外通过研究硫氢化钠对水稻悬浮细胞的抗氧化酶系统及抗氰呼吸影响情况,探索硫化氢作为一种潜在的诱导水稻细胞抗性机制。实验结果显示:
1.硫氢化钠处理4个小时后,EVANS染色,TTC检测和荧光染色显微镜分析显示硫氢化钠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细胞死亡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0.5mM到5mM的浓度梯度下死亡率不断上升。显示硫氢化钠可以作为植物外源硫化氢供体,并对水稻细胞产生影响。该实验选取4小时处理时间为参考水平。
2.在0.5mM到1mM低浓度硫氢化钠处理下,水稻悬浮细胞各种抗氧化酶比活明显上升,当硫氢化钠浓度高于1mM时,酶比活开始下降,我们猜测低浓度硫氢化钠对抗氧化酶系统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硫氢化钠破坏抗氧化酶系统。与抗氧化酶系统不太相同的是,总谷胱甘肽的含量随硫氢化钠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但是氧化型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比例严重失调。
3.硫氢化钠对线粒体电子呼吸链的影响非常明显。由于硫化氢对细胞色素氧化酶C有抑制作用,因此加入硫氢化钠后细胞的细胞色素C途径迅速下降,并导致总呼吸也随之降低,但是交替氧化酶参与的抗氰呼吸途径却明显的上升,弥补细胞色素途径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