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是衡定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准,是维系人际和谐的一种手段,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一条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教学也受到了这条准绳的约束。从古至今,礼貌作为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共同探讨的传统课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从各个领域对礼貌原则、礼貌策略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将礼貌理论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现象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旨在浅析礼貌现象的基础上,以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为依据研究礼貌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回顾并比较了礼貌的相关理论,如格来斯的合作原则、拉科夫的礼貌观、利奇的礼貌原则、布朗和莱文森(1978)的面子理论,以及中国学者顾日国(1990)提出的中国社会的礼貌准则等,接着又详细论述了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为接下来的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笔者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从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模式出发,对教师常用的一些礼貌语言进行了分类和研究,经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各种礼貌策略的使用频率。
本研究表明面子理论的应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采用何种礼貌策略,其目的都在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面子,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使教学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同时,面子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它所反映的西方文化,了解西方的民族心理。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避免误解和冒犯,最终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而这也正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本研究能使对此感兴趣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为礼貌英语教学提供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