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次革命或运动的发起、进行与结局都离不开民众,用中国的话来讲,就是群众。群众就像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相同意义的一句话:"在近代历史上,公民比任何社会人物都更有活力",尽管公民与群众两个字眼的政治含义相去甚远,但归根结底指的是社会群体的大部分人。历史告诫,没有群众支持的革命终归只是一场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的闹剧,只能导向一个结局,那就是失败。 欧洲一体化的决策者们似乎清楚的明白,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人民的联盟,而不是国家的联盟",所以欧洲不断联合壮大,将一体化从经济扩展至政治、社会和安全各个方面。这种功能主义的道路模式提高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并且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欧洲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欧洲已逐渐联合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它有经济一体化作为其政治框架的基础,它的政治、安全政策已逐步实施,它日益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国际上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公民的地位也逐渐得到重视,欧洲各成员国公民已经被赋予了欧盟公民的身份,享有许多实质权利。《欧盟宪法》的出台也进一步强化了欧盟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身份与功能。 但是,许多欧洲人指责欧盟缺乏透明度,太过官僚主义,他们认为对欧盟没有兴趣是由于他们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因而只能对之漠不关心。同时,欧盟过多的强调经济融合而忽略了社会和文化标准。当欧盟在不断扩大其实力和能力时,其各国居民却并未参加到这场浩大的运动当中来,反而是被遗忘了。到头来欧洲认同的缺乏可能会导致民众脱离一体化运动,从而致使其不具有合法性。尽管欧盟公民身份得到确立,但是经调查证明,公民们对自己作为欧洲人的身份定位并不是很清晰,他们尚未形成对于欧盟的共同体意识,这是真正公民确立的另一重大要素。文章在分析国家框架下公民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欧盟公民的产生及其特点,并结合欧盟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指出欧盟公民身份并没有深入人心,而其真正确立的非常关键的要义,即公民意识,更是远远没有形成,而"欧盟公民"一词也有成为政治说辞之嫌。 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公民认同并未形成的原因。第一是欧盟公民概念本身的原因,欧盟各成员国由于决定依据成员国国籍、而不是依据居住地或其他形式同欧洲的永久联带关系来赋予欧盟公民资格,从而把对公民资格源于传统主权的特权置于第一位,未能为欧洲归属感的形成提供基础。可以说欧盟的定义确立了把人们排除在外的统一基础,而不是一组把人们包容进来的协调一致的标准。第二,文章从公民自身心理或行为的因素方面来探究该问题。公民身份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素:法律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其中,心理要素就是"公民意识",亦即公民对其作为共同体成员身份的心理认同,是公民在该政治共同体中经由了解本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情感和社会凝聚力。公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决定着一个政治共同体的特性以及公民之间、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本质,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公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涉及到欧洲集体认同问题,并且个体身份认同是隶属于集体身份认同的,因为个体总是属于某个集体,完全独立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完全独立的个体身份认同也是不存在的,因而个体的身份认同也就是集体身份认同的一个方面。因而建构个体身份认同,就是要建构集体身份认同。 文章第二章主要讨论欧洲公民认同的建构问题。建构欧洲公民认同可以培养民众对欧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确立欧盟公民身份,使各国公民真正归属于欧盟进而使欧盟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决定未来欧盟的社会整合程度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章首先界定认同的含义,即在某种情景下,行为体在与他者(others)的比较中产生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而集体认同就是要形成这样一种状态:对内,集体认同能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外,集体认同能产生明确边界,从而可以被外界视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种类来看,根据认同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就理论上来看,有原生论、结构论、以及建构论三种解释。同时,集体认同根据不同标准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等等。 欧洲认同的建构不是一个新名词,它在欧洲有着自身建构的历史基础。文章从对欧洲民族国家建立认同的回溯中以史为鉴,并得出结论:尽管欧盟各成员国家内部存在着种种分歧,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仍能建立自己的认同。接着,文章从欧洲的历史历程当中寻找欧洲认同建构的踪影,经历了从欧洲的起源到中世纪,再到启蒙运动,从一战到二战,再到欧洲一体化的时代大跨步,到今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建构欧洲的认同,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技术的联合,在政治上的对外一致,只有全方位对构建欧洲认同的各个基础因素进行考察,才能真正在欧洲民众中建立对欧洲的认同,欧洲一体化之路才有实现的可能。 文章从对功能主义路径的考量着手,分别分析了欧盟宪法和欧元面临的前景危机,从而反映出功能主义道路的过分乐观主义,而且过于强调经济融合而忽略了社会和文化标准并不会直接带来精神与心理的融合。总体而言,欧洲认同面临的困境如下:一是欧洲认同的建构不可避免会造成与欧洲各成员国现有的民族国家认同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欧洲怀疑主义的存在与盛行;三是缺乏一个公共舆论。而缺乏共同的历史记忆及语言问题是伴随这些难题的两大障碍。 要从本质上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就必须从深层次挖掘欧洲联合的动力。不能陷于功能主义,只强调欧洲各国经济贸易联系,忽略重要的政治、文化因素,忽视欧洲各国的认同。让·莫内曾经说过:"如果能重新做起的话,我将从文化入手。"因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效忠已不再指向权威、领土、信仰,而是归属于文化,而这种文化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整合依赖于政治灌输和社会习得,前者由外向内,后者则是由内向外共同建构公民的政治文化心理,并成为集体认同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本依托。同时,集体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还取决于以语言为媒介的公众交往这一因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欧洲认同的建构。第一,在不触及本国语言的神圣位置的前提下,确立世界语作为各国通用语言,扫除交流障碍,并提高欧盟机构运作效率。第二,塑造属于民众的欧洲共同象征性记忆符号。任何民族都需要以一些特定事务或事件作为集体记忆来培养人民共同情感,作为一个集体的欧洲同样需要这样的象征来激起欧洲人共同的激情。第三,创建新的欧洲媒介交流系统,增加对欧盟机构运作的透明度,传播利于政治统一的观念信息,从而起到增进欧洲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共同文化观念的作用。第四,重视大众教育手段的运用,降低欧洲儿童受正规教育的年龄,同时展开各国间年轻人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还要重新写就一部造就欧洲人共同价值的欧洲史,传播统一欧洲观念。 笔者相信,这样建构的欧洲认同必然产生,并会对欧洲一体化产生积极和实质的促进作用。首先,欧洲认同有利于弥补一体化功能主义的不足,使欧盟成员国加强合作。其次,它有利于培养民众对欧盟的信任感,减轻欧盟的合法性赤字。最后,在对外方面,欧盟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必需有一个稳定统一的欧洲认同,以提高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欧洲一体化的不能因为只重视经济融合而忽略社会、文化融合,忽略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的作用。尽管欧盟各成员国公民已经被赋予了欧盟公民身份,然而这一公民资格存在是实,公民身份真正的确立却是虚。究其根本,文章归咎为公民的认同建构问题。欧盟公民意识的真正确立取决于自身对作为欧洲人的承认与心理内化。因而文章关于建构集体认同的问题涉及到欧洲认同的历史基础、现实状态、困境及其原因反思。由此,根据认同建构理论,文章从四个方面着手全方位解决该问题。最后,文章认为,如此建构的认同定能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表征着一体化的深化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