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资源短缺的严峻背景下,提高我国农田水利的管理效率,不仅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发展模式的号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积极响应,加大投入,但由于不同地区经济与地理的差异,有些地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效率提高的同时,严重水旱灾害仍然频繁发生,不断暴露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效率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全面实现中国农田水利设施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安全,本文以小型农田水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经济与地理条件下的地区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的差异性,因地制宜的找出其符合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管理模式及有效途径。 论文在全面、系统综述国内外农田水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全国31个省域的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农田水利管理效率测算模型,对不同地区农田水利管理效率水平进行理论设计和实证分析;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的空间差异,发现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空间溢出效益明显;最后,从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投资结构与经济条件,工程规模与工程效益,人力资本与经营能力和空间因素等角度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的内在影响因素,提出有关的政策启示。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量化分析农田水利管理效率,效率变化情况及空间变化趋势。从地理空间效应角度,深入研究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主要原因,揭示了影响农田水利效率的内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