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空间扩散,重庆市的城市空间研究范围扩展到都市区。同时伴随着国家空间格局演变与经济社会转型,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展现出了新的特征。因此,总结梳理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的过程与特征、空间结构模式、空间成长的问题、动力机制及优化路径,并对如何构建永续发展下重庆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提出优化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重庆都市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11版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所划定的都市区界线为空间研究范畴,采用历史研究、实证分析、演绎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下列内容:①重庆市城市空间发展历程;②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的过程与特征;③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的反思;④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动力机制;⑤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的优化对策。 本文以1982年为界划分重庆发展阶段,82年以后为都市区发展阶段。首先本文从都市区以前的城市发展阶段以及重庆都市区发展阶段两个层面总结与梳理了重庆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过程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都市区空间拓展方式,提出了重庆都市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并对其进行反思与检讨;其次,在对重庆都市区空间成长动力要素作用机理分析上引入空间生产理论,从“资本与土地”的联结出发,构建一个较为普世的“全球化与半市场化”背景下的都市区空间成长动力分析框架;最后,通过路径重构,解读未来都市区空间成长的三大走向:从“增长机器”走向全面提升、从社会空间分异走向社会和谐、从“小城市拼合”走向组团专业化分工,并以此构建永续发展下的重庆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提出“带状团块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并分别从公共中心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生态绿地结构、用地组织结构四大空间结构要素出发,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