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是新中国向西方读者及时系统地译介中国文学艺术的官方刊物,从1951年创刊至1966年期间发表英译戏剧二十余部,在传播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精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已有的戏剧英译研究特别是《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英译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翻译策略和译介研究上,对语言风格进行探索的论文相对较少,探讨其语言风格很有必要且空间较大。另一方面,在对语言风格进行研究的论文中,探讨某一作家或某部作品语言风格的文章最为多见,其次是某一文本语言风格在译本中的传达,但是对同一时期大量作品进行语言时代风格英译研究的论文还不曾见。因此,本论文选取《中国文学》(1951-1966)中的当代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源语语言时代风格是什么?《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源语语言时代风格在英译本中的传达情况怎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对上述研究问题的回答,能够深化《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英译研究,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文学》(1951-1966)作品的翻译特征,而《中国文学》(1951-1966)作为向西方读者译介中国文学艺术的官方刊物,其译出工作在政府组织下系统地进行,因此,《中国文学》(1951-1966)作品的翻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建国十七年这个时代的翻译特征。本文以黎运汉《汉语风格学》理论框架为基础,同时借鉴杨振兰的词彩学理论,首先对《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源语文本的主题和题材进行分析,得出其语言时代风格为雄健豪放,然后从词汇(雄伟壮丽的名词、遒劲有力的动词、铺张扬厉的形容词、范围扩大的数量、时代色彩词)、句子(句长分布)和修辞(排比、夸张、反复)三个方面考察雄健豪放时代风格物质标记的翻译,描述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变化,进而得出《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源语语言时代风格在英译本中的传达情况,并从语言、文化以及读者接受对其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源语文本中共有55.5%的词汇未能在译语文本中等效传达,其中,情节省译所占比例最高(48.1%),其次是词义弱化(37.5%),再次是替代译出(11.8%),最后是整合省译(2.7%);译语文本短句占比(85.6%)相对于源语文本短句占比(96.9%)明显较低,部分短句在翻译过程中被处理为长句,丢失了其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的特点;源语文本中59.9%的修辞未能等效翻译,《中国文学》(1951-1966)戏剧源语文本雄健豪放的时代风格在英译文本中发生弱化。究其原因,在客观方面,由于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源语文本中汉语语言的雄健豪放风格难以用英语语言展现出来;在主观方面,为了关照目的语读者,取得良好的外宣效果,译者在国家外宣思想的指导下,主动削弱《中国文学》(1951-1966)中戏剧语言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