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政权下的南北士族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末“八王之乱”之后,北方成为各路军阀势力厮杀的战场,大量北方士族纷纷南迁,长江之南及附近地区成为西晋皇族延续统治、北方士族保存势力的最佳生存环境。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联合拥护下建立东晋政权。东晋政权是南北士族的联合政权。其中,南方士族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孙吴政权下的南方士族为光宗耀祖,发挥才干,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入洛求仕,全面进入司马氏政权。  南方士族以一个阶层的形式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其卓越政治军事才华和忠君道德受到司马氏政权的赏识。晋末“八王之乱”后,晋王室和南渡的北方士族为重建政权亦积极主动笼络南方士族。南方士族与司马氏政权之间表现了一种互动性。在这种互动性的促使下,南方士族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与北方士族联合起来,共同拥护渡江的司马氏建立东晋政权。东晋政权建立后,南方士族在政治、军事上的生存状态表明了其卓越的能力和才干,并受到司马氏政权的赏识和任用。东晋统治阶层由北方侨姓士族和南方士族两个阶层构成,其中北方侨姓士族执掌大权,成为东晋统治阶层的主体。侨姓士族大体分为高门士族和次等士族两个阶层。  高门士族的政治文化社会地位高,与司马氏皇室关系密切,王、庾、桓、谢氏等侨姓高门士族轮流执掌东晋政权。次等士族的政治社会地位不高,与司马氏政权关系疏远,部分士族具有军事力量,在提升本阶层的政治地位过程中,与高门士族产生种种矛盾和斗争。侨姓士族两个阶层之间为维护本阶层的利益,竞相争夺东晋统治大权,以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为例,表明东晋统治阶层内部各阶层为本阶级谋利,纷争不断。南北士族间的歧视和偏见贯穿于东晋一朝,但南方士族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打破地域门户之见,与侨姓士族或合作或斗争。在东晋一朝中,侨姓士族两个阶层间的矛盾和斗争一直存在,加之与南方士族的合作或斗争,导致东晋政权的不稳定,各阶层间的实力变化引发斗争,东晋最终走向灭亡。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禹贡》是有关我国先秦时期经济、地理、社会制度等的一部重要文献,宋代以来对其研究渐入佳境。进入现代,更是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但是纵观《禹贡》研究现状,学者们主要还
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动,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剧烈的影响。在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农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无疑是其中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