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劳动方式正由传统的土地种植向着市场化的就业转变,法定劳动年龄之外的农村老年人打工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但目前社会对农村老年人打工现象的关注力度仍然不够。农村老年人的打工现象,也就是就业现象,与农村环境息息相关,是农村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反映。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农村老年人的就业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选择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充足的青岛市S村作为调查地点,以收集资料的充分性和饱和性为标准,对20位农村老年打工者进行访谈,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就业现象。在对农村老年人就业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个人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老年人就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即老年人出于何种动机参与就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促进了农村手工作坊和个体企业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发展也使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通过种地获得收入的劳动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要,在此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就业现象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就业过程以积极主动参与就业为开端,依靠农村熟人关系,老年人在农林业和制造业从事体力劳动,形成了以本村为中心、向四周略加延伸的就业地点分布格局,就业权益的维护主要依靠乡土社会的礼治,就业所得收入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多用于购买食品、报答人情和贴补子女。老年人有着维持生活所需、延续劳作习惯、保持人际交往、渴望得到认可、期盼老有所为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变迁、市场经济造成冲击和政府倡导老有所为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已有条件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情况下,就业便成为老年人满足需要的选择。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老年生活产生影响,改变了老年人的劳动方式,传统的以种地为主的劳动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老年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从事雇佣劳动。本文以从事雇佣劳动的农村老年打工者为例,研究老年人的就业现象,厘清农村老年人为什么参与就业,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了解程度,为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提供参考。在分析中也发现,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功能不足,老年人仍需自我养老,但在自我养老的就业过程中,老年人受到了功能性排斥和经济排斥,对就业选择范围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