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产业,农业在历史进程中始终与社会发展共进退、与人类兴衰共荣辱。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情,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农业的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因此,自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业现代化理论、借鉴他国农业发展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启示,对我国当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正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概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理论渊源:一方面,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包括农业现代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农业机械化是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关键、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农民素质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另一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其重要的理论借鉴。第二部分,具体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1949—1978):一是解析了以农业机械化为核心的历史动因;二是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思想与举措;三是对这一时期的探索历程进行反思,在肯定农业机械化成就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第三部分,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以推进农业科技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1978—2002):一是解析了中国共产党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由农业机械化转向农业科技化的具体原因;二是阐释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科技化的思想与举措;三是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科技化的思想与举措进行评价与反思,揭示了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现代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素质低。第四部分,系统论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探索(2002—):一是解析了中国共产党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由农业科技化转向新型农民培育的原因;二是阐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新型农民培育的具体思想与举措;三是对中国共产党培育新型农民的思想与举措进行了解析与反思,并客观评述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境况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五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目标探索进行系统考量,并总结其中的经验启示:一是对农业现代化目标内涵的认识应与时俱进;二是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四是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