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不仅是一种职能和责任,更是一种理念、文化和思维方式。内部控制的理论是从西方发源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民间组织及许多专门机构就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就内部控制的议题做出许多建议、颁布相关法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企业领导人感觉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他许多人也感觉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建设是由2006年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拉开帷幕的。同时,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再一次将有关健全内部控制的讨论推向高潮。在学术界不懈探讨如何从理论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实践界也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大力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稳定企业的经营环境、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企业业绩,促进企业长足发展,然而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对于企业的业绩得增长、稳健成长作用具体如何,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做出衡量,与此同时,在内部控制对企业业绩的促进作用却逐渐明朗。 因此,本文拟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的关键指标来评价内部控制水平,从业绩指标观察内部控制的实施结果,以2011年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内部控制和企业业绩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的业绩有着相关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否有效执行有助于提高企业业绩,然而,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执行仍面临管理层主观动力不足,以及滞后于企业业绩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尴尬局面,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