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监测养殖环境中水质变化、细菌数量变化和对虾生长指标,研究了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1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分别向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对照组)、芽孢杆菌+粉碎甘蔗渣(蔗渣粉碎组)、芽孢杆菌+粉碎-蒸煮甘蔗渣(蔗渣粉碎-蒸煮组),检测养殖环境中的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水体中总菌数、水体中絮团含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虾生长及养殖环境的影响。60d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前期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的氨氮(TA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蔗渣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够提高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养殖10d以后,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的生物絮团含量分别维持在6.3-20mL/L、8.3-30mL/L,各时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维持在2.7-8.3 mL/L) (P<0.05);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收获时对虾平均体重分别为8.56±0.21g、8.84±0.26g,显著大于对照组(7.66±0.40g)(P<0.05)。因此,向对虾养殖环境中添加经粉碎处理的甘蔗渣(500g/m2)和芽孢杆菌(104cfu/mL),能减少TAN积累,促进生物絮团形成和对虾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2悬浮絮团发生装置的构建、参数优化与应用效果评估为定向培育生物絮团和调控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构建了悬浮絮团发生装置,装置内甘蔗渣的适宜添加量为1kg,适宜充气量为9 L/min,液体内循环速度为0.22 m/s,内循环流量为166L/min。在水槽中使用装置,添加红糖和氯化铵,设计对照组、加菌组、加蔗渣组、加菌和蔗渣组等4个处理组,监测水质指标与细菌数量,评估装置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方面,加蔗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加菌和蔗渣组前期显著高于加菌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甘蔗渣为芽孢杆菌提供了附着基,有利于其生长;加蔗渣组、加菌和蔗渣组的氨氮浓度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加蔗渣组、加蔗渣和菌组实验结束时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加菌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悬浮絮团发生装置中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能有效促进水体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维持和增加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等营养物质的浓度水平。3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设置空白对照组(未使用装置)、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芽孢杆菌和产纤维素酶菌共同添加组等处理,检测养殖环境中水质指标、细菌数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8周的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浓度,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氨氮浓度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亚硝态氮浓度则在实验中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物絮团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增加和维持水体中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降低饵料系数,芽孢杆菌组、共同添加组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产纤维素酶菌组(P<0.05);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都低于对照组,对虾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换水比例也较对照组低30%。4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向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环境中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与芽孢杆菌,设置不同密度梯度(6万庙与16万/亩),各处理组为对照组6、蔗渣和菌组6、对照组16、蔗渣和菌组16,通过测定水质指标、细菌数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对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组生物絮团含量都维持在较低水平,各养殖密度条件下添加蔗渣和菌组都大于相应对照组,这说明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水体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蔗渣和菌组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分别大于相应对照组,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要低于相应对照组,原因可能是甘蔗渣悬浮颗粒的添加,为芽孢杆菌提供了大量的附着基,有效增加了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抑制了有害弧菌。蔗渣和菌组6的产量为325kg/亩,亩产比对照组6高100kg,成活率59.58%,比对照组6高13.83%,蔗渣和菌16组最终产量为381千克/亩,对照组16产量为104.5千克/亩,仅为蔗渣和菌组产量的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