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传承环境缺失、传承人老龄化趋势加速、传承途径单一、传承内容变异等。然而仅靠政府行政与资金扶持等外部“输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视角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造血”机制的构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使用自编的激励传承调查问卷,其内容是在相关理论研究和社会实例收集等基础上进行设计,对以传统手工艺人为代表的传承人需求结构和旅游可能带来的激励因素进行考察,对传承人的需求构成和激励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定量分析结果。研究采用了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环境下,根据传承人获得驱动力的根源可将激励因子分为内在、外在两类激励因子;根据激励条件产生的不同效果可将激励因子分为正面、负面两类激励因子。将上述两种分法的激励因子进行复合得出新的四种激励因子,分别是内在正面激励因子(钟情度、责任感、价值认同感、自我挑战)、内在负面激励因子(惰性、贪欲)、外在正面激励因子(经济收益、文化交流、社会尊重、传艺机会)和外在负面激励因子(文化迁移、不正当竞争)。四种复合式激励因子两两作用,激发出“非遗”传承人不同性质的行为。正面行为结合传承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取得内在、外在奖酬,以获得满意感;负面行为要靠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引导和规制将其向正面扭转。激励的最终效果是使传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增强旅游激励的积极效应,实现“非遗”健康自发地传承。由此构建了传承激励的模型,证实旅游有利于形成激励“非遗”传承“造血”机制。基于激励模型,从强化正面激励和实行外部规制两个思路出发,针对旅游区管理组织、政府和行业协会不同的激励主体,提出有关“非遗”旅游激励传承机制的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