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感觉派的唯美—颓废性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新感觉派作家及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唯美-颓废特征。在海派中,被公认为具有唯美-颓废色彩的流派有幻社、绿社以及《真善美》杂志社的有关成员等,而新感觉派只是被认为是一个现代主义流派,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唯美-颓废主义流派。其实,新感觉派沐浴在海派的大环境中,无论是其作家还是作品都具有了很浓厚的唯美-颓废色彩。本文就此入手,着力论证了新感觉派对西欧以及日本唯美-颓废主义的接受与运用,按照从外到内、从物质到精神的顺序,依次论证了新感觉派作品中唯美-颓废视野下的城市空间,具有唯美-颓废色彩的女人、男人和其他意象,作家本身的唯美-颓废观及其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态,最终探讨了精神救赎的唯一途径——对刹那主义的追求,对永恒的放弃。其中,第一部分是全文的论证基础,从构成作品的两大部分——形式和内容来证明了新感觉派确是具有浓厚的唯美-颓废色彩。随后的城市空间、人物意象和精神救赎为支持论点的三个核心。城市的街道和摩登女郎是组成城市空间最为主要的两个部分,新感觉派在描绘城市景象时突出运用了感觉化的技巧,为上海绘制出了一个由视觉、嗅觉和听觉混合在一起的异样的立体空间;在对摩登女郎的描写时,作家不仅直接呈现出她们的生活场景,而且运用了诸多带有丰富内涵的象征意象,如蛇、妖怪等,来凸显摩登女郎的唯美与颓废;在这样的背景当中,都市中的人们便陷入了精神的虚无当中,王尔德提出的“新享乐主义”便成了他们的行动指南,随着唯美与颓废不断的恶性循环,留给他们的只有那“刹那”的毁灭式享受了。本文将新感觉派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以大量的史料和文学作品来支撑论证体系,辅以与京派、社会分析派的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新感觉派的唯美-颓废色彩。由此,既丰富了现代文学中的唯美-颓废主义文学研究,也增进了对新感觉派文学特征的理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压波动对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名患者进行透析前血压测定和透析日血压测定及透析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波动,透析前后血压升高均服用相同的降压药物,并
试验研究三元乙丙橡胶(EPDM)J2070在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配方中以10份EPDM J2070等量替代天然橡胶,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能提高,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耐屈挠性
研究4种环保型增塑剂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BXA-N{己二酸二[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A-8000(己二酸聚酯)和TP-759(聚醚和聚酯的混合物)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
"证照分离"改革是新形势下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严格执行"四个谁"原则是做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后事中事后监
“差比”是人类各种语言都要表达的重要语义范畴。本文本着汉语和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文献参阅等研究手段,从差比句构成、比较标记、差比句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