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但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传统扶持农村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逐步发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专门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村镇银行应运而生,其数量在近几年呈爆炸式增长,截至2013年年末,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71家。村镇银行这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模式的产生,健全了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增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性,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控制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经营地域和客户的特殊性,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研究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对于规范村镇银行日常经营行为,实现村镇银行稳健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研究,很少有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来审视村镇银行这一特殊的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工作中的动因,并以此动因为出发点展开讨论,提炼其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因此,本文选择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舒兰吉银村镇银行为案例,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分析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动因,以此为基础构建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与扎根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机制进行探究。首先,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和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回顾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当前关于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和完善措施的研究现状,并对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概念、成因、识别、度量和完善措施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评述;接着,从研究方法、案例选择和数据搜集与分析策略三方面对本文的研究设计进行说明;之后,详细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案例的舒兰吉银村镇银行的基本概况、市场定位、组织结构、存贷款情况;然后,运用扎根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归纳初始范畴,经过主轴式编码提出典范模型并总结主范畴,进行选择式编码得出核心范畴并提出“故事线”;接下来,对扎根分析提出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机制进行详细的案例讨论;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局限性和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