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汉语热”现象日趋升温。作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考生汉语水平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测试,新HSK(汉语水平考试)备受瞩目,新HSK四级考试作为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准入标准更是受到外国考生的青睐。本文主要研究了4位受试分别采用了何种阅读模式,在答题过程中整体倾向于使用何种阅读策略,他们在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性以及阅读策略的选择与题型是否相关的问题。通过有声思维法同时结合回溯访谈,研究4名中等汉语水平的外国学生在新HSK四级阅读测试中的答题过程。首先通过有声思维法和回溯访谈收集视频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转写成文字形式的有声思维报告。接着,根据选用的阅读策略框架将数据进行编码,将其归入具体的策略类别。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第一,受试者在阅读上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模式,这种阅读模式不利于文章的整体性理解。第二,对受试者的阅读策略选择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一部分辅助性策略对理解文章并没有实质性帮助;通过比较不同阅读策略的总频数和频数均值,反映出受试者重视局部理解;通过分析每一大类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出受试者不仅缺乏对文章结构的关注,且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不足。第三,通过对比分析受试者在答题过程中阅读策略使用的频次、人数和效果,反映出相同阅读水平的受试者在选择策略上存在个体差异。第四,通过对测试题目归类,发现受试者在解决不同类型题目时会侧重不同的阅读策略,且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反映出阅读策略的选择和题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上述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新HSK四级阅读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及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