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donor,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改良并简化手术操作,比较不同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Time,WIT)对大鼠移植肺功能和结构的影响,为扩大供肺来源、改善供肺保存技术、减轻供肺损伤、预测移植肺的功能等各项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供受体随机配对成16对,分成4组,分别为有心跳供体组(对照组,HBD)、NHBD热缺血1h组、(实验组,NHBD1h)、热缺血2h组(实验组,NHBD2h)和热缺血3h组(实验组,NHBD3h),每组4对。供肺摘取后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LPD)液中4h。受体鼠左侧开胸,钳夹阻断左侧肺门的肺动脉、静脉和支气管,采用三“袖套”套管法行左肺原位移植术,共完成16例。测定和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 min、1h和2h的右颈动脉血气和双肺顺应性,移植后2h的左肺静脉血气、移植肺湿/干重比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NHBD1h组移植肺再灌注10min、1h和2h所采集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77.8±15.5、162.0±19.3和195.5±26.4)和对照组HBD组(187.3±34.4、191.8±36.6和198.8±36.6)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10min和2h,NHBD2h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154.8±25.2和116.5±32.1)以及NHBD3h组(121.0±28.2和88.3±23.6)和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再灌注2h后,NHBD1h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与对照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132.3±33.8 vs.143.8±17.1),NHBD2h和NHBD3h组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78.8±16.1 vs.143.8±17.1,70.8±15.5 vs.143.8±17.1,P<0.05)。NHBD3h组的湿/干重比数值和肺损伤程度病理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改进了原有手术方法,使操作更加简便、稳定和可靠,能够应用于NHBD肺保存、移植肺IRI保护等领域的实验研究。在本实验动物模型中,大鼠可以耐受的WIT为1h。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对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donor,NHBD)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ury,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治疗NHBD肺移植术后移植肺IRI寻求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第一部分实验方法建立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单肺原位移植模型,设定热缺血时间为1h。将32只SD大鼠按供受体随机配对成16对,分成4组,分别为NHBD热缺血1h组(对照组,NHBD1h)、IP组(实验组,IP)、IP+5-羟基葵酸盐组(实验组,IP+5-HD)和IP+二甲基亚砜组(溶剂对照组,IP+DMSO),每组4对。IP方案为开胸后夹闭大鼠左侧肺门5min,开放10min,然后放血处死大鼠。热缺血1h后,摘取供肺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LPD)液中4h,然后移植。测定和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min、1h和2h的右颈动脉血气和双肺顺应性,移植后2h的左肺静脉血气、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移植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干重比(W/D)、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各组在受体移植前、移植肺再灌注10min、1h和2h时所采集的右颈动脉血PaO2数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IP以及IP+DMSO组移植肺再灌注10min和1h时的右颈动脉血PaO2与术前自身对照后的数值,与NHBD1h以及IP+5HD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h后,IP以及IP+DMSO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175.5±14.3、171.8±15.4),与NHBD1h以及IP+5HD组(132.3±33.8、121.5±19.7)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肺再灌注1h和2h时,IP以及IP+DMSO组与NHBD1h以及IP+5HD组双肺顺应性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h时,IP以及IP+DMSO组的血清和肺组织MDA、T-AOC、肺组织MPO、TNF-α、IL-6等指标与NHBD1h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P+5HD组与NHBD1h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TNF-α、IL-6含量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IP以及IP+DMSO组的凋亡指数与NHBD1h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P+5HD组与NHBD1h组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光镜和电镜下观察IP以及IP+DMSO组的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较轻,NHBD1h以及IP+5HD组细胞损伤较明显。结论;本大鼠动物模型中,单次5min缺血+10min再灌注的IP方案,能显著提高热缺血1h的大鼠NHBD供肺再灌注后2h的氧合能力,改善肺顺应性,减轻移植肺的水肿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减少细胞凋亡,对NHBD移植肺IRI有较强的早期保护效应。这种保护效应与IP提高机体和移植肺的总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移植肺中性粒细胞聚集、降低TNF-α和IL-6浓度有关。热缺血1h的大鼠NHBD供肺再灌注后2h后血清中TNF-α和IL-6的浓度变化不如肺组织内明显,提示NHBD供肺IRI时的炎性因子主要由肺内产生并滞留于肺组织内,细胞因子的旁分泌、自分泌活性在肺IRI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入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阻断剂5-HD可以消除IP的保护效应,提示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的开放在IP保护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目的;研究二氮嗪预处理模拟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对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donor,NHBD)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为治疗肺移植术后肺IRI提供实验依据,并寻求一条可能的药物治疗途径。方法;采用第一部分实验方法建立NHBD大鼠同种异体左单肺原位移植模型,设定热缺血时间为1h。将32只SD大鼠按供受体随机配对成16对,分成4组,分别为NHBD热缺血1h组(对照组,NHBD1h)、IP组(IP对照组,IP)、二氮嗪预处理组(实验组,DA)和二甲基亚砜组(溶剂对照组,DMSO),每组4对。采用第二部分实验IP方案,即开胸后夹闭大鼠左侧肺门5min,开放10min,然后放血处死大鼠。热缺血1h后,摘取供肺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液中4h,然后移植。测定和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min、1h和2h的右颈动脉血气和双肺顺应性,移植后2h的左肺静脉血气、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移植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干重比(W/D)、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再灌注2h后,DA组和IP组左肺静脉血PaO2数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和NHBD1h以及DMSO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76.5±14.5 vs.132.3±33.8/130.3±18.4,P<0.05)。移植肺再灌注1h时,DA组双肺顺应性和NHBD1h以及DMSO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和IP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2h时,DA组的血清和肺组织MDA、T-AOC、肺组织MPO、TNF-α、IL-6等指标与NHBD1h以及DMSO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的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DA组的凋亡指数与NHBD1h以及DMSO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光镜和电镜下观察DA以及IP组的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较轻,NHBD1h以及DMSO组细胞损伤较明显。结论;二氮嗪能显著提高热缺血1h的大鼠NHBD供肺再灌注2h后的移植肺的氧合能力、减轻肺水肿、改善组织形态学变化、减少细胞凋亡,对NHBD移植肺IRI有较强的早期保护效应。此保护作用与IP的作用类似。二者均与提高机体和移植肺的总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移植肺中性粒细胞聚集、降低TNF-α和IL-6浓度有关。加入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阻断剂5-HD可以消除二氮嗪和IP的保护效应,提示线粒体ATP敏感的钾通道的开放是二者的共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