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時期,寧夏出現了漢文著述的高峰。作者呈現家族化態勢,以慶藩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為代表,典型人物如朱櫥、胡汝礪、胡侍、趙良棟、俞益謨等,有著述傳世者i00多人。他們的著述在數量上速超寧夏明代以前歷代文人傳世漢文著述的總和,著(编)有文集6工種,其中傳世13種,136卷;编纂(修)或參與编纂(修)方志3工種,傳世27種;其他散見詩文則更多。這些人物及其著述在當時全國層面上有一定影響,為豐富西部地區歷史文化遗產做出了貢獻,在寧夏文化、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寧夏地方人文精神發展增添了寶貴的財富。對其開展研究,將向學界全面展現明清寧夏歷史人物著述的總體情況,為寧夏地方文史、文化研究奠定堅寅的文獻基礎;為將來撰写寧夏古代文學史做好鋪墊,也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貢獻一份力量;為寧夏地方旅遊部門提供學術上的支撐,促進地方旅遊業的發展。研究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本論文以寧夏明清人士著述為對象,展開深入研究。所謂寧夏,指地理範疇為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範圍内,包括銀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衛市等五市,共有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1個縣的地域。所謂明清,指時間跨度為從明朝1368年建立起到1911年清朝滅亡止,共543年的歷史.所謂寧夏明清人士著述,指明清兩朝在寧夏出生(如胡侍),或者雖未在寧夏出生但是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定居於此且後代在寧夏出生之人(如朱櫥)(以下簡稱寧夏人)創作(编)的漢文作品,不含民歌、童謠之類口傳心授的民間文學篇什。明清寧夏人的著述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為個人獨撰的詩文別集和编定的各類詩文集,二為编纂(修)的舊地方誌,三為各類文獻中的散見著述。本論文的研究任務有三:一是全面搜集、爬梳明清寧夏人及其著述的基本情況,通過查找寧夏舊地方誌,查閱各種工具書及相關文獻资料,以搜集著述為主線,進而引出著者,理清著者的生平、家世及著述的基本内容、文獻著錄、存佚情況等;二是運用文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傳世著述的館藏、版本、主要内容、寫作特色、價值評判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力爭通過對明清事夏人著述的梳理,找到它們之間的發展脈絡,概括出發展特點,發現其中規律性的東西.論文包括引言、上编、下编和結語四部分。引言主要介紹論文選題的意義、研究現狀、研究内容、任務和方法。上编為寧夏明代人士著述研究,共五章,分別是朱(?)及其后人著述、胡汝礪及其族人著述、管律及其著述、胡侍及其著述、寧夏明代其他人上著述;下編為寧夏清代人士著述研究,共四章,分別是趙良棟及其後人著述,俞益謨及其族人著述,謝王寵、俞德淵及其著述,寧夏清代其他人士著述。每章均包括研究現狀、人物生平、人格評價、家世情況、著述考索、詩文研究、後世影響等幾部分,後人(族人)及其他人物也按此模式或詳或略進行研究。研究重點是基本情況的考述,特別是在人物生平分期及評價,著述的文獻著錄、傳世情況、版本辨析,詩文思想内容、藝術特色的分析等方面,力求論述全面,分析透徹。創新點在於:個人獨撰的詩文別集和編修的各類詩文集,一般前人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是靠筆者搜集资料、目驗文獻、提煉歸納進行論述;舊地方志,前人研究成果較多,本論文主要是考辨糾錯,拾遣補缺,以新的角度進行研究,特別傾向於版本研究與傳承關係的梳理;散見著述,則完全是靠筆者從各類文獻典籍中查索鉤稽、歸納整理後展開論述。結論部分,主要是從總體上對寧夏明清人士著述進行探究,剖析其特貼,分析其產生原因,評論其價值,給予其準確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