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吡啶钌衍生物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_x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也称为电致化学发光,其基本过程是在电极表面产生的电活性物质经历电子转移反应形成激发态,之后激发态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三联吡啶钉[Ru(bpy)32+]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其在生物化学分析、临床检测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首先,我们设计合成了以共价键连接不同胺类基团的Ru(bpy)32+衍生物Ru—2TPA、Ru—TPA、Ru—DEA和Ru—EA,并对目标物的光物理、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无共反应试剂存在下测试ECL强度,Ru—2TPA由于具有两个胺类侧链产生较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作用,产生将近10倍的ECL增强,而Ru—TPA的增强幅度要高于Ru—DEA和Ru—EA。采用三正丙胺(TPrA)、三乙醇胺(TEOA)、N,N—二丁基乙醇胺(DBAE)作为共反应试剂进行ECL测试表明,Ru(bpy)32+衍生物胺类侧链的结构与所使用共反应试剂的结构越近似ECL强度越高。 其次,我们将供电基团吩噻嗪(PTZ)采用不同的连接臂引入到Ru(bpy)32+分子中,合成了含有PTZ结构侧链的Ru(bpy)32+衍生物Ru—PTZ、Ru—A—PTZ和Ru—A—2PTZ。采用TPrA、TEOA、DBAE作为共反应试剂进行ECL测试表明,通过碳链连接的Ru—PTZ,其ECL性能明显优于通过酰胺键连接的Ru—A—PTZ及Ru—A—2PTZ,ECL强度相对于Ru(bpy)32+增强5倍以上(铂电极),而且,PTZ只有连接入Ru(bpy)32+分子内才能发挥作用,游离在溶液中等当量的PTZ并没有增强体系ECL的效果。 第三,我们采用不同长度的碳链连接两个Ru(bpy)32+分子,合成了一系列双核钌配合物Ru—3c—Ru、Ru—5c—Ru和Ru—8c—Ru。采用TPrA和DBAE作为共反应试剂进行ECL测试结果表明,连接碳链越长ECL强度越大,8个碳连接的Ru—8c—Ru双核钌金属配合物最大ECL强度可比Ru(bpy)32+增强25倍以上(铂电极)。
其他文献
气固相反应是化学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问题一直是化工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化学反应过程的优化设计,可以为反应过程开发和反应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丝腺是家蚕合成和分泌蚕丝的器官,对茧丝合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蚕学研究的热点。家蚕丝腺细胞仅在胚胎期发生约10次分裂,形成了包含前部丝腺、中部丝腺
相对于传统大豆,转基因大豆的核酸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影响转基因大豆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而产生一定环境影响。转基因大豆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其大面积应用和推广的前提,其中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土壤酶活测定、微生物平板计数方法,结合DGGE-cloning技术及PCR-RFLP技术,以非转基因受体大豆(ZGDD)为对照,评估转胱硫醚-Y-合成酶基
渗透蒸发(蒸汽渗透)是用于液体(气体)混合物分离的节能、高效、清洁环保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目前使用的渗透蒸发膜大多数为有机高分子膜。与有机高分子膜相比,沸石分子膜具有
DNA甲基化是基因组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长发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异常的DNA甲基化与各种疾病有关,例如癌症。众所周知,DNA甲基化是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的作用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5-CG-3序列(CpG)的胞嘧啶5位碳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或者将甲基转移到腺嘌呤的6位碳上。因此DNA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