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的价格效应:信息泄露还是操纵?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了2002年至2008年的大宗交易数据,并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大宗交易的价格效应。与历史上的研究不同,本文将分析拓展到大宗交易前的价格效应。本文主要基于三种分类样本:根据tick rule分成买入型和卖出型大宗交易;根据时间分为熊市和牛市;根据交易量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大宗交易,来分别研究大宗交易前后的异常收益情况。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异常交易量的情况。通过对交易前后异常收益和异常交易量的探讨,我们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   首先,本文发现大宗交易后价格变动方向与国外研究得到的价格方向不对称性是相反的,但不显著。同时,我们基本证实了国外研究关于交易后价格变动幅度不对称的结论:买入型大宗交易的价格变动幅度大于卖出型大宗交易。然而,本文发现交易后价格变动幅度的不对称性与历史价格表现有关,这种不对称性在牛市出现反转,这与Saar(2001)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本文首次证实了Saar(2001)的理论结果。   其次,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宗交易前的股价变动情况。我们发现买入型大宗交易在交易前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卖出型大宗交易在交易前有显著的正异常收益。这与信息泄露假设相反,而与市场操纵假设是相一致的。同时,异常交易量的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关于大宗交易前可能存在市场操纵的假设。而且大宗交易前的股价变动情况与市场状况相关:在牛市期间,只有买入型交易在交易前有显著价格变动,而且价格变动方向与操纵假设一致;而在熊市期间,只有卖出型交易在交易前存在显著的价格变动,价格变动方向也与操纵假设一致。因而,本文关于大宗交易前价格效应的实证结果为中国证券市场提出了一些新的监管问题。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对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期刊
本文研究了自2001年7月至2007年10月以来发生的主要北京奥运事件对于奥运概念板块股票的收益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此影响是显著为正的,并且平均来看,股价从事件发生的前一周交
学位
地理教学要求地理教师授课时,语言不仅科学准确,规范严谨。也应适当地运用生动、形象、简练的语言文字,寓地理知识于文字艺术享受之中。 Geography teaching geography teac
期刊
中国金融市场在2007年1月已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截至2006年底,有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另外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随着自身规模不断壮大,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不断增强。本文使用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这个角度分析其投资行为。本
学位
人们都在谈论身心健康,电视、报刊各种媒体也在提倡养生健身。如何才能身心健康,我认为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学习提高修养,别泄气,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与其对别人羡慕不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