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低石化企业生产用水和新鲜水消耗的关键在于减少循环冷却水系统新鲜水补充量。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对节约新鲜水,缓解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特点,采用定时排水浓缩法,快速模拟培养生物粘泥。通过测定生物粘泥生长曲线,初步探讨了生物粘泥的形成机理。设计了循环冷却水静态模拟正交实验、生理生化实验、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考察了营养物质(BOD5、NH4+-N、TP)、颗粒物因素对生物粘泥性能及成分的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动态模拟实验考察了操作条件(流速、温度)对设备的腐蚀、结垢、生物粘泥性能及成分的影响。(1)当循环水中营养物质的比例构成发生变化时,生物粘泥中胞外聚合物浓度及比例构成也发生变化。生物粘泥的表观颜色有差别,主要的微生物种类也发生变化。(2)碳源是影响胞外聚合物浓度的最主要因素。[BOD5]=5mg/L、[NH4+-N]=10mg/L、[TP]=1mg/L时胞外聚合物浓度及生物粘泥的湿重都最小,C源、N源、P源营养物质在此浓度配比下,最不利于生物粘泥的生长。(3)循环水中颗粒物(CaCO3)的浓度对生物粘泥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颗粒物的浓度为70mg/L时,生物粘泥胞外聚合物浓度以及粘泥湿重、剥落率都最大。控制循环水中颗粒物的浓度在50mg/L时较适宜。(4)操作条件(流速、温度)对设备的腐蚀、结垢、生物粘泥性能及成分都有影响,流速为1.0m/s、温度为30℃时胞外聚合物浓度高,机械强度强,但生物粘泥含量最低,此时的瞬时污垢热阻值、沉积率、垢层厚度达到最低值,最不利于系统结垢。因此,循环水的流速宜选择在1.0m/s。循环水温度适宜选择在30℃。(5)生物粘泥会加重金属的腐蚀。不锈钢材质最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其次是A3碳钢材质,塑料材质挂片最利于微生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