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对农民具有养育功能。且土地对不同代际之间的农民养育能力存在差异,体现为从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到社会保障功能的转变。现阶段土地对新生代农民的养育能力较第一代农民有降低趋势,研究土地对第三代农民的供养问题成为未来农民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农民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代际划分,并以河北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传统农村为样本点进行对比,分析土地对不同代际、不同地区农民的养育能力差异。在研究土地对新生代农民的养育能力中,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构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关联度指标体系;在研究土地对不同地区农民养育能力差异中,通过聚类分析将河北省各市按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分类,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廊坊市广阳区西庄子村、邯郸市涉县赤岸村和西宇庄村作为样本点进行土地养育能力对比;最后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预测2013~2022年期间第三代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来源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后工资性收入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关联度最大,说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家庭收入的贡献度超过家庭经营收入,即农民收入增长不依赖家庭经营收入,农民家庭对土地的依赖度降低,即土地对农民的直接养育能力降低;土地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农村的农民养育能力存在差异;2013~2022年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差距继续增大,农民家庭人均收入非农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农民家庭对土地的依赖度继续降低,即土地对农民的直接养育能力继续降低。最后,基于当前土地对农民养育能力现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未来农民发展问题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的建议: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土地合理高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