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核心要素的体育教师,则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体育教师的学历是衡量体育师资水平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加强高质量的体育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是落实这个意见的当务之急!笔者查阅了诸多文献发现,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专任体育教师学历方面的专题研究极少,因此就有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在基础教育的质量以及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质的发展受到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极度重视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专任体育教师队伍学历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比较我国不同地区间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间的差距,为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体育师资均衡化配置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高学历层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学历体育教师逐年增加,低学历教师人数逐年减少,体育与其他学科间的差距逐渐减小,专任体育教师数与学生数之比即生师比降低,体育教师学历、生师比情况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较落后地区或边缘地区;原因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分配制度的后续影响、法规政策的缺失,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选择以及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