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篇小说《2666》出版于2004年,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继《荒野侦探》(1998)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小说由看似彼此独立的五个部分构成,以长逾千页的篇幅,全景式地展现了20世纪末拉丁美洲社会的众生相。作品一经发表,便在国际文坛与读者中间掀起了阅读与研究的热潮。不少评论家围绕小说着重叙述的百余起墨西哥女性失踪被害案件展开论述,分析了波拉尼奥的叙事作品中邪恶与暴力主题的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本文则试图从《2666》这部作品所依托的时代背景与其所描述的社会现实出发,结合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创作观,来解析小说的思想基调、情感内核与终极关切。波拉尼奥的文学创作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如果说其此前的作品《荒野侦探》和《护身符》意在追忆昔日的青春、理想与牺牲,那么《2666》则是一部描述当代世界复杂多变的面貌,揭示身处这一时代中的人们内心的惶恐、失落与期许的作品。从文本的艺术风格来看,小说在叙事时间、空间和叙事结构的设定上都体现出流动性、片断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与西方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的后现代思潮对当前世界特征的描述相一致。本文的分析试图说明,波拉尼奥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思想上体现出强烈的后现代色彩,但并不拘泥于此,而是糅合了作者对早年创伤记忆的缅怀与反思、对当代世界中的危机与隐疾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学艺术的意义和使命的探讨与追寻。小说《2666》集中而细致地呈现了各种形式的邪恶与暴力行径,这些行径既是弥漫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恐惧感的直接来源,也是书中诸多人物内心脆弱与恐惧情绪的外化。这种挥之不去的隐隐恐慌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同时也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世界,面对此起彼伏的邪恶与暴力行径和向死而生的恐惧,波拉尼奥倡导以文学作为记录、提问、反思和抗争的手段,在纷繁复杂、变幻难测的世界中始终保有一份对纯真、勇气和美善的向往,而这大概就是《2666》为人们留下的最终启示和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