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1992-2016年《人民日报》各种报道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数量统计以及历史反思等方法,从传播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学等多维度透视《人民日报》构建与呈现“军嫂”形象的历史背景、经历的阶段、呈现的手法、展示的类型等方面,并对此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从追溯“军嫂”的历史命运出发,以建构立体丰富的“军嫂”形象为手段,以提高我国软实力为最终旨归,提出一些改进的参考策略。军人的妻子最初作为“军属”的一部分得以展现,199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宝安人心中的“摩天楼”》)第一次用“军嫂”这一称呼命名这一群体,突出了这一群体在人们心中的存在。其背景在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1995年在我国召开的“世妇会”及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影响深远的是人们观念的改变:即思维的多元化、性别平等观念的加强与人文关怀思想的深入人心。2016年为止,《人民日报》“军嫂”的构建与呈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92-1994年为初始期,主要特点是用典型报道,从“军属”中单独划出了“军嫂”这一群体,使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1995-2003年为发展期,特点在于对“军嫂”的报道篇幅和数量显著增加,但仍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倾向;2003-2016年为多元期,对“军嫂”形象的报道走向多元。《人民日报》对“军嫂”形象的构建与呈现采用了一些议程设置与传播技巧,这些技巧主要包括:报道数量的控制、版面的安排、稿件来源的选取、图片与文字比例的调整、叙事手法的选择、体裁与题材的协调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人民日报》主要呈现了四种“军嫂”形象:军属、大嫂、家里的顶梁柱及女人。历史而言,从战争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呈现四种类型:受尽凌辱、无力反抗的女性;军嫂;因战争而崛起的女性;在战争中过度解放的女性。新时期,应摒弃单一的女性身份,建立立体丰富的女性形象。基于上述研究,对“军嫂”形象的建构,笔者尝试性提出一些建议:减少泛政治化,增加对军嫂群体的人文关怀;以及一步增加军嫂报道的篇幅和数量。这样,“军嫂”的形象便可见更立体丰富,其形象也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在国家层面上,则对国家的国防建设及软实力的提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