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时代如何生产、存储、交换、传播、选择与应用信息是个人、社会组织乃至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技术是好的”、“技术是生产力”——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使我们忘记了信息的主要功能:提高人的知识与技能。对信息资源的不良动机与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使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信息环境问题:信息垄断、信息超载、信息差距、信息孤岛、网络安全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影响信息价值的体现。知识型企业是以信息、知识为主要投入与产出的经济组织,其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面对高度动荡的信息环境,知识型企业需要树立系统科学的思维,重新审视企业所处的信息环境与信息主体、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制定相应策略应对信息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效率。在己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以信息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知识型企业生存环境,构建了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逻辑模型,并就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本文预计突破的难题和可能的创新主要有:首先,在分析知识型企业性质及特征基础上,借鉴信息生态学观点,提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相关概念,认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知识型企业知识活动中,知识工作者之间以及知识工作者与其内外部信息生态环境之间因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而形成的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维新能力的生命有机体,并对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构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构建的动力机制、动力来源、提出将“生态价值”作为系统的核心价值是解决一切系统问题的基础。在子系统划分与构建基础上,提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逻辑模型。指出构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协调信息行为、追求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控制信息生态平衡,因此在强调技术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信息人之间以及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关系。再次,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系列反生态问题,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指出,知识型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运行需要完成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构建一个稳健的信息人关系网络来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其次要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来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成本,最后还应该重视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指出这三个方面的协同与整合应该伴随着系统发展的全过程。最后,以清华紫光为例,验证本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清华紫光中信息资源管理情况,利用信息生态理论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前文研究内容,给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清华紫光信息生态系统模式,并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希望以上研究可为促进信息生态学理论在企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1947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首个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际社会的变化,为国安会的发展提出了现实需求。至今,已有超过30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维护一国安全的有力机构,国家安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快递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效率要求,作为唯一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环节"最后一公里"配送,其质量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商服务水平,然而快递企业的"最后
目的:研究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用药方案。方法: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式,比较56例年龄4-39岁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疗前及
为提高卫生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基于商业智能的思想创建区域卫生综合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介绍该系统的技术方案、建设内容及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示例
近年来,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技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全国新型测报工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成功试验、示范、推广了自动虫情测报灯、田
<正> 目前,现有的反转灭茬旋耕机,其罩壳上的栅栏是一组平行排列的棚条组成,栅条的间隔与刀座的轴向间距无关,只是按一定的长度在全长范围内等分;在刀片排列方面,它们是每一
<正>众筹(Crowdfunding)是面向公众为项目筹措资金,项目成功后给予公众一定回报的新兴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吸收民间闲散资金,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和收益水平,解决我国中小企
组合导航系统以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各个领域,其组合方式大部分采用Kalman滤波算法。随着对导航系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Kalman滤波器的实现方式在
<正>阳山县南阳中学原是阳山中学高中部。2003年8月,在广东省南海市的鼎力支持下,将高中部搬迁到阳山县城开发区思贤路203号,为铭记南海人民的深情厚谊,高中部易名为"南阳中
“全民健身路径”是我国根据基本国情、经济发展实力及社区建设状况,在近些年独创的服务与社区群众健身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它是全民健身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极大地缓解了群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