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处方工艺改进及增加蒿甲醚和本芴醇溶解度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疟疾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107个国家或地区。疟疾的治疗药物有很多,但是有些由于使用时间过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抗药性,在研制新型抗疟药物的同时,将原有的药物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疟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由蒿甲醚与本芴醇组成的复方制剂,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药物,在疟疾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蒿甲醚与本芴醇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有必要提高它们的水溶性以改善生物利用度,从而减少给药量、降低毒副作用。本课题首先对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剂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将蒿甲醚制备包合物,本芴醇制备纳米脂质载体,改善蒿甲醚和本芴醇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方法,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溶解度的改善和生物利用度的提高,为复方蒿甲醚/本芴醇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1.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的处方工艺改进目前"复方蒿甲醚/本芴醇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压性差、黏冲、崩解时间长,溶出度低。对蒿甲醚和本芴醇分别制粒、分别压片,确定粘冲的原因,以分散均匀性、脆碎度、粘冲情况为评价指标,分别选用乳糖、甘露醇、MCC、乳糖与MCC的混合物作为填充剂,通过改变处方组成成分及比例调节可压性差;采用薄膜液法、改变制粒工艺,解决片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粘冲问题;在保证片子硬度和脆碎度合格的同时,减小片子压力,分别选用L-HPC、CMS-Na、PVPP作为崩解剂进行筛选,调节使用崩解剂的种类、用量和加入方法等改善片剂崩解时间和溶出度。结果表明,采用薄膜液法解决粘冲问题,该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大规模生产。以MCC作为填充剂效果最佳;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HPMC E50溶液作为粘合剂进行筛选,最终选择3%的HPMC E50溶液作为粘合剂解决粘冲问题;选用L-HPC和PVPP作为崩解剂,分别内加75%外加25%,压片厚度选择2.7mm,压片速度选择15rpm。三批重现性试验所制备的片剂,外观、含量、含量均匀度、脆碎度均符合要求。以上通过处方工艺改进,复方蒿甲醚和本芴醇片的溶出度较原工艺片有所提高,但蒿甲醚的溶出较慢,本芴醇的溶出介质中加入了较多的表面活性剂才满足溶出要求,与体内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提高蒿甲醚和本芴醇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非常重要。2.蒿甲醚-2-HP-β-CD包合物研究针对蒿甲醚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选择2-HP-β-CD为载体制备包合物增加其溶解度。(1)将蒿甲醚与1mol/1盐酸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UV法测定蒿甲醚包合物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2)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蒿甲醚包合物,分别对投料比、搅拌时间、搅拌温度进行了考察,以载药量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对处方工艺因素进行优化,通过重现性试验确定了处方工艺的稳定性;(3)分别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度实验和熔点测定法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了验证,并对包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4)建立了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样品中蒿甲醚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灌胃给予蒿甲醚原料药和包合物,分别于给药后0.25、0.5、0.75、1、2、3、4、6、8 h于大鼠颈静脉窦取血,将样品处理后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绘制蒿甲醚的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DAS2.0软件求算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对原料药和包合物的体内释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蒿甲醚衍生物在1mol/l盐酸溶液中,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回收率高,辅料不干扰主药测定,采用UV法测定蒿甲醚包合物的含量方法可行。分别用研磨法、溶液搅拌法和超声法制备了蒿甲醚包合物,结果选择溶液搅拌法,投料比为1:36、搅拌温度50℃、搅拌时间1h,三批重现性实验制备的包合物载药量和包合率分别为2.63%±0.01%和97.53%±0.36%,说明该法制备蒿甲醚包合物处方工艺稳定、重现性好。(2)红外光谱法验证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红外图谱和2-HP-β-CD的基本一致,与蒿甲醚和2-HP-β-CD物理混合物的图谱略有不同;差示扫描量热法验证结果表明,与物理混合物比较,包合物中药物的吸热峰和放热峰均消失;溶解度实验测定结果显示蒿甲醚包合物的溶解度为11.28±2.24mg/ml,较原料药在水中的溶解度1.18μg/ml有显著提高;采用毛细管法测定蒿甲醚包合物的熔点,结果为226-229℃,查阅文献可知,蒿甲醚的熔点为86-89℃,2-HP-β-CD的熔点为278℃,蒿甲醚包合物的熔点与原料药和载体材料明显不同。以上四种验证方法均说明包合物已形成。(3)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表明,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包合物中的药物含量下降较少,高湿条件下药物含量下降较大,具有较强的引湿性,因此,该制剂储存时,应密闭防潮保存。(4)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样品中蒿甲醚浓度,专属性强、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和稳定性符合测定要求,内源性成分不干扰主药测定,符合生物测定要求。药物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原料药组和包合物组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73h和1.80h;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3.94h和3.72h;达峰时(tmax)分别为3h和2h;峰浓度(Cmax)分别为4.19μg/ml和8.86μ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 25.55μg/ml·h 和 36.88μg/ml·h,血浆中的 AUC0-∞包合物组是原料药组的1.44倍,蒿甲醚制备成包合物后,吸收更快,起效更为迅速,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3.本芴醇NLC的研究针对本芴醇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选择纳米脂质载体(NLC)增加其溶解度。(1)采用UV法测定本芴醇NLC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2)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本芴醇NLC,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处方工艺的筛选,考察了药脂比、液固脂质比、相体积比等处方因素以及滴加速度、乳化时间、搅拌时间等工艺因素,通过重现性试验验证处方工艺的稳定性,并对本芴醇NLC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3)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本芴醇NLC粉针剂,筛选了冻干保护剂甘露醇的用量,以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三批重现性试验制备的本芴醇NLC进行评价;(4)对本芴醇NLC冻干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5)建立了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本芴醇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灌胃本芴醇原料药和本芴醇NLC,分别于给药后 0.5、2.0、5.0、8.0、24.0、30.0、48.0、54.0、72.0、120.0h 于大鼠颈静脉窦取血,将样品处理后进行血药浓度的测定,绘制本芴醇的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DAS2.0软件求算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对原料药和NLC的体内释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本芴醇在乙醇溶液中,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回收率高,辅料不干扰主药测定,采用UV法测定本芴醇NLC的含量方法可行。(2)分别用熔融乳化-低温固化法、超声分散法、高压匀质法制备本芴醇NLC,结果选择超声分散法,确定的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8、液固脂质比为1:3、泊洛沙姆188的浓度为0.50%、相体积比1:4;最佳制备工艺为:滴加速度12ml/h、乳化时间40min、搅拌速度1000rpm、超声时间15min。按最优处方工艺制备三批本芴醇NLC,电镜图片显示其为类球形、大小均一,粒径为213.30±8.54nm,分布较为均匀,pH为6.43±0.19,包封率为94.90±0.51%、载药量为9.05±0.19%,表明处方工艺稳定,重现性好。(3)进行了本芴醇NLC冻干制剂的研究,筛选了冻干保护剂甘露醇的用量,以粒径、包封率为指标对三批重现性试验制备的本芴醇NLC进行评价,结果为,粒径295.7±11.9nm,包封率93.70±1.52%,说明处方工艺稳定,重现性好。(4)稳定性实验考察结果表明,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本芴醇NLC中的药物含量下降程较少,高湿条件下药物含量下降较大,具有较强的引湿性,因此,该制剂储存时,应密闭防潮保存。(5)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血浆样品中本芴醇浓度,专属性强、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回收率和稳定性符合测定要求,内源性成分不干扰主药测定,符合生物测定要求。药物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原料药组和NLC组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3.09h和42.89h;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43.81h和42.00h;达峰时(tmax)分别为8h和2h;峰浓度(Cmax)分别为2.57μg/ml和4.81μ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 111.07μg/ml·h 和 182.93μg/ml,h,血浆中的 AUC0-∞包合物组是原料药组的1.65倍,蒿甲醚制备成NLC后,吸收更快,起效更为迅速,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4.结论薄膜液法解决片剂工业生产中的粘冲问题是一种有效的、便于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溶液搅拌法制备的蒿甲醚包合物溶解性较原料药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也有较大改善,该方法对解决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对包合物的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了本芴醇NLC,该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本芴醇的生物利用度,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对NLC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改善其它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对煤粉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达标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重点介绍了锅炉脱硫脱硝装置达标时所采取的技术保证措施。
目的观察化疗减毒汤对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2013年9月2—21日,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其对全球碳循环的调节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如何能快速且精准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估测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与CT、MRI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预后、颅脑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DEACMP患者临床表现
以江苏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12项关键财务指标,利用2009-2013年度公开财务数据,构建评价江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财务数据披露完整的2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果。医学技术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正>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有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雨、冰雹、水灾、旱灾、火灾、雷击等等。对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进行防御,或减轻它们所造成的损失。雷击就是严重的自然灾
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角度,浅谈现今城市居住区中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
在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与经济增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故国内外学者普遍重点关注这一问题。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
以往的学者较多围绕着传统的财务理论“理性经济人”对管理者展开研究。然而伴随着资本市场诸多异常现象的出现,传统的“理性经济人”无法做出合理解释。这让学者们在放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