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暴力防治问题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全球化伴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也逐步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虽然各国针对家庭暴力受害女性人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有所差异,但从总体而言,保护受暴妇女的人权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新闻频频出现,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有增无减。现阶段,我国实施家庭暴力的多为男性,且具有广泛性、手段多样性、行为隐蔽性、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除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两种常见的形式,表现形式还有经济暴力、性暴力。“以沉默隐忍暴力,以分手离开暴力,以暴力消除暴力,以生命结束暴力”,是对女性遭遇家庭暴力情形的生动描述。我国受害女性在家庭暴力这一罪魁祸首面前受到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并且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许多受害女性放弃了对家暴的反抗。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千千万万个小家庭是社会和谐、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根本。如何切实维护受害女性的权益,给予女性一个安心稳定的家庭环境,给群众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十分必要。本文立足于女性受害者的视角,由于女性受害者群体有不同的群体对象,例如妻子、儿童等,而家庭暴力较大部分是发生在配偶之间,本文在针对女性受害者视角的基础上,对妻子这一群体受害者群体有所侧重,通过搜集各大机构近几年的调研数据对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进行分析,辅以实证,从法律角度对家庭暴力防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如何规制我国遏制针对女性实施的家庭暴力提出可行性对策。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具体的阐述。第一个部分主要是家庭暴力的简要概述。从家庭暴力的主体、行为等要素进行分析,进而基于女性受害者视角对女性受害者家庭暴力的含义作出论述,并对女性受害者家庭暴力的法学特征、类型进行论述。第二个部分关于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状况分析。在对女性受害者家庭暴力的含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收集了近几年各大机构统计的家庭暴力数据,从受暴女性的数量和比例、受暴女性的求助途径等方面对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状况进行分析,为提出防治家庭暴力的问题、对策提供有力参考。第三个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本文从历史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男性方面因素分析我国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认识到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及社会的危害。第四个部分阐述了我国家庭暴力防治存在的法律问题。该部分从预防机制和救济机制的缺陷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预防机制的缺陷主要包括社会大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不足、我国家庭暴力预防调解机制不健全。救济机制的缺陷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令执行困难、家庭暴力起诉制度有待完善、举证责任和证据采纳规则不尽合理、女性家庭暴力救济组织缺位、家庭暴力受害者救济渠道单一。第五个部分在法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我国家庭暴力对策。笔者认为家庭暴力问题应通过构建反家庭暴力法治观教育体系、健全预防调解机制、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设置家庭暴力防治委员会等途径来解决我国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问题。
其他文献
<正>一、诗中的死亡意象:自然、文化、人类(一)自然在《荒原》第二章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诗句是"请快一点时间到了",这是酒店在催促客人离开,准备打烊,主要是暗示活的时间已经
<正>近日,教育部、团中央有关部门就贯彻落实《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深化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
肝原发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primary liver fo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LFDCS)临床上极为罕见,本文报道2例,以期提高对其诊治的认识。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58岁。因"体检
通过安全隐患“闭环式”排查,从源头上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做到责任明确,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生产。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在地方人大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大工作者,也同时深切地感
报纸
在院校协作式的学校改进中,负责协作计划的校内领袖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在推动学校改进计划的过程中,领袖教师需要与相关人员开展大量的沟通活动,而这些沟通行为又与学校的符
在基层实践中,规模化养鸡场存在各种问题,因而易造成疫病的发生与蔓延。本文介绍了规模化养鸡场中疫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做好鸡场病原控制、加强安全隔离、加强禽舍消毒、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新生容易在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诸多困惑。为此,要帮助新生明确奋斗目标,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
螺田勘探区安源组煤层煤质变化规律异常,因此对其时代提出质疑。从煤系地层中钙质砾岩的岩石及地质体特征入手,分析其成因,指出安源组内存在有假整合构造结构面,进而提出本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导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新课程改革从人本的目标发展观、人道的课程实施观、人性的学生认识观、人文的评价功能观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