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产量是复杂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粒形是构成产量性状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一些与水稻粒形相关的基因陆续被克隆,但我们对粒形调控的遗传网络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将这些粒形基因应用于生产的实例也比较少。本实验选用粒形上差异显著的水稻材料‘WY10’(粳稻,大粒)和‘SG12’(籼稻,小粒)构建遗传群体,用于挖掘新的粒形位点。同时,本实验还构建大粒种质资源‘吉资1560’(粳稻)和东北主栽品种‘垦稻12’(粳稻)间的遗传群体,试图对‘垦稻12的粒形进行改良。我们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1、利用‘WY10’和‘SG12’构建的群体在2号、5号、9号和11号染色体上初步定位到5个控制水稻粒形的QTL。其中,GL9和GL11为新的位点,GL2.3、GWT2.3与GW5.1分别与已经报道的GW2和GW5(或GS5)位置相近。 2、利用上述两个亲本构建的单片段替换系群体分别验证了GL2.3、GWT2.3、GW5.1和GL9的存在。对这些位点进行显隐性分析发现,它们均为半显性遗传。 3、本实验室进一步对GL2.3、GWT2.3和GW5.1进行了后代鉴定实验。将GL2.3定位在分子标记RM2-1-6与RM7636之间,333.8kb的范围内;将GWT2.3定位在分子标记RM12705与RM12941之间,3155.4kb的范围内;将GW5.1定位在分子标记RM5874与RM5-1-4之间,1227.9kb的范围内。 4、利用‘吉资1560’和‘垦稻12’构建的群体,本实验室鉴定到2个控制水稻粒长的QTL:GL3.3和GL3.4。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单片段替换系群体对GL3.4进行了验证。显隐性分析表明GL3.4呈半显性遗传。后代鉴定结果显示GL3.4位于46.3Mb的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