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流变特性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印尼穆印露天煤矿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华印尼穆印煤电项目露天煤矿非工作帮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勘查、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分析整理以及软岩流变试验的基础上,对矿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进而对非工作帮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边坡岩土体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动态变化的方程来研究边坡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边坡的目前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价和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可知边坡岩土体由极软岩组成。针对流变特性对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老化理论为基础,推导出岩土体流动方程和长期强度基本方程,可以研究出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为研究边坡动态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2)采掘场非工作帮边坡主要由沿帮排土场的松散堆积体、粘土、多层细砂岩、泥岩煤层组成,它们的流变特性、物理力学性质也不同,导致边坡的稳定性也存在差异。受细砂岩、煤层与泥岩流变特性差异性和力学性质的影响+10m和0m坡脚与平台组成的边坡稳定性要强于其他坡脚与平台组成的边坡稳定性。
   (3)通过对常规试验得出的参数计算结果条分图与通过蠕变试验得出的动态参数计算结果条分图做比较,发现边坡的破坏模式有所改变。由常规试验所得参数计算稳定性,软弱层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由蠕变试验得出的参数计算稳定性,软岩的流变特性变成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4)根据研究区气象、水文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流变特性对边坡岩土体的影响,非工作帮边坡形成滑坡的可能性较大,且非工作帮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蠕滑—拉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10年6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突发一起罕见的大型高速滑坡,导致99人遇难。基于多次现场调查成果、勘察成果和试验测试成果,对大寨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大寨滑坡形成机制概念模型;基于底摩擦模拟方法和三维离心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大寨滑坡形成机理。主要获得如下成果:  (1)大寨滑坡发生于具有上硬下软中等倾内的层状岩质斜坡中,上部硬层岩体为
重庆市奉节县新县城坐落于大三马山之上,西起李家大沟,东至大河沟,南临长江,迁建用地面积92.41公顷。随着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小区现已成为奉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奉节县的经济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在新城址选定后通过相应的勘察工作发现,位于主城区一带的三马山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岩体结构破碎,是一个地质异常体。但到底是由构造作用(断层)还是深层滑动(滑坡)形成,是否为一个大型滑
学位
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存在大量的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而且又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地震区,地震活动频繁且分布广,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地震能导致斜坡变形破坏、加速山地环境向恶性循环发展,是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典型的是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