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7-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严重影响了中国外贸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就业水平,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慢慢丧失了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传统外贸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近几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之年,从最初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劳动密集型贸易向技术密集型贸易过渡。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如何带动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是关键问题所在。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对自由贸易园区寄予了期望,力争探索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外贸及投资便利化进程,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响应国家改革的号召挂牌成立,通过首次实行“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模式,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园区。  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困境,表明了贸易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含义、性质等进行界定,以及借鉴国外发展成熟的自由贸易园区的先进经验,引出自由贸易园区的建立对于中国外贸改革的必要性。接着深入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在离岸金融和外贸监管模式上的创新政策,从不同角度评价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于进出口贸易和仓储物流模式的创新和影响,强调了自贸区的成立对于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另外,针对改革政策所引发的区内外差异化,进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其他文献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在信号接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帮助车辆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遇到环境上有遮蔽导致GPS信号难以接受,则会出现难以定位,实时位置得不到更新。INS(in
学位